今天,12月5日,在银行板块集体率先飙升的带动下,券商板块快速跟上更凶猛地狂飙(上午收盘,金融指数飙升7.95%), 随后资金大量涌入,股市整体飙涨。
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收于2035点,涨3.01%,成交505.3亿元,半天成交远超近一个月日成交平均金额(388亿元),推算全天成交将达到935亿元左右——与9月7日那根中阳时的成交量1111亿元虽然减少了19%左右,但9月7日的成交量,与今日的成交量,却都是之前一个月“日平均成交量”的2.28倍左右。——今日收盘,上证指数2032点,涨2.87%,成交量高达855亿元(下午接盘资金显著萎缩,下午成交仅为上午的69%,而平时下午成交常常是上午83%左右),之前20日日平均成交金额388亿元,今天一天成交是前20日平均成交量的2.2倍。
这根突袭巨量中阳的意义是什么?
1、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与券商、QFII等机构年尾拉市值、争排名,或称最后一博。最近一个月大盘持续性缩量下跌,让机构与其他投资者信心降到了冰点,若无一个象样的短暂反弹来挽会颓势,公私募基金或将面临绝望投资者的赎回压力,券商与保险第四季度的业绩将前所未有地难看。博一博,成为所有机构不得不做的共识。每年的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机构们都会有一个短暂的一博。
2、送给仓位重的机构们,以及想逃而未逃的庄家们的一个惊喜,小心机构们再玩低吸高抛的游戏。9月7日那根中阳,后来的事实证明,成为机构们高抛的契机;事实上,如果1949点真是普遍认同的底部区域,今天这点涨幅,跟本用不了这么大的成交量(2008年11月10日,上证指数井喷7.27%,成交量却只有589亿;又比如,今年1月9日那个触底反弹,上证涨了2.89%,与今天的涨幅持平,而成交量只有621亿元)。如此巨量,净出货的绝对不是散户。
3、投资资金中有融资借贷资金,与年末、春节前有结帐清算要求而尚未有机会出货的中大资金,趁市场低迷+拉抬容易而边拉边出。
今天的中阳,有利于缓解市场恐慌气氛,改变市场下跌速率,延缓市场下跌时间,短期内会提高市场活跃度。按照最近一个月的下跌速度(一个月跌190点),若继续进行下去,那么12月末就跌进1700点区域了,这显然与老成预计的元月下旬到2月7日可能探到一个阶段底的时间周期不相吻合。
毫无疑问,2140点区域的重压,没有强力的外力推动与规模性新增资金的进入,单靠场内资金推动,是难以完成的任务。9月末2000点时没有唤醒场外资金规模性进入,1950区域,仅仅跌了50点,就已经能成为吸引规模性场外资金进入的区域了吗?而12月主板市场与明年元月创业板之巨量大小非解禁,是秃子头上的虱子,当前市场氛围下,机构们有那么傻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吗?
最近两周,几乎每天都有中小盘深跌股之大股东宣布增持的计划(最近两周内大盘蓝筹股倒鲜有宣布增持计划了),但就目前来看,都只是逢大跌而买了几万股十几万股或二十、三十几万股,增持超过100万股的都稀有啊,看起来似乎很热闹,那么多公司有增持计划,但落实下来的,都是毛毛雨啊,仅仅是表表态啊。而且,许多公司,如伟星股份,9月24日前就增持了518万股(24日收盘价为9.39元),并宣布完成了增持计划,但由于是只买跌、不拉涨,结果增持了那么多,却没阻挡股价跌跌不休,而且越跌越快啊,12月4日跌到7.73元,比增持完毕日收盘价又跌了17.7%;又如宁波华翔,8月14日前,就回购了2315万股,也由于是逢跌慢买,结果都回购完毕,股价却从11.4元之上跌到11月末的6.01元,回购完毕后又跌了47%——最近反弹缘于一个子公司借壳上市。
老成有一个帐户留了一点尾巴,上周五又补了一点仓,最近的下跌让我颇难受,今天的大涨,给了我逢高清仓的机会。鉴于目前许多股票已经跌进低估区域,但我认为大盘点位尚未到阶段性底部区域、股市尚存比例比较大的高估值炸弹、以及大盘尚未到阶段性反弹的敏感时间区间,明年元月中旬前,我将会以少部分资金根据个股波动技术而做一点高抛低吸的游戏。
本人操作:原则是“宁可错过,决不犯错”。今天趁机抛点尾货,明天若再涨则清仓尾货,明天计划融券卖出中小板ETF,未来一个半月可能以少量资金选个股玩低吸高抛游戏。本博以稳健长跑为原则,短线高手切勿跟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