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稀土股泡沫破裂疯狂后的代价股票 |
分类: 股票—行业与点股 |
稀土价格持续暴跌 专家称寒冬或刚刚开始
证券时报网(www.stcn.com)08月10日讯
针对稀土价格的持续暴跌,继企业收储之后,政府最近也悄悄启动了稀土战略收储工作。但业内似乎没人相信这能够改变稀土行业的萎靡,行业依然一片萧瑟。产能严重过剩,需求持续萎缩,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稀土业的寒冬或许才刚刚开始。
据证券时报报道,在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多数与会的企业老板会告诉记者,他们的企业已经停工了好几个月;在各个场合,他们会认真地向行业老专家请教,未来的行情会如何发展。但老专家们的回答则让他们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至少一年以上的深度调整期。”
回过头来看,去年稀土价格近20倍的涨幅是多么令人疯狂。时至今日,已无太多必要去分析疯狂涨价背后的各种成因,但显然正是这过往一年的疯狂导致了今天稀土业困顿的局面。
在这里面有两方面的逻辑。首先,稀土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它的价值体现必须取决于下游应用,而稀土价格的暴涨,肯定会打击市场应用稀土的积极性。这就好比电的价值需要电器来体现,如果电价从5毛钱一度涨到20块一度,就会促使许多人停止使用电风扇而采用人工方式降温。但由于生产的复杂性,当稀土价格回归后,并不能会像电价下调后,迅速恢复它以前的用户。
事实上,这种恶果已经显现。一方面国内许多传统应用稀土的行业,譬如钢铁铸造、风电节能灯、抛光粉等行业在不堪重负后已经转而少用、不用或以其他材料替代。而在国外市场,在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稀土永磁体、催化剂、储氢合金、发光材料和抛光粉”中,除催化剂外,国外已经出现了稀土永磁体替代技术、稀土减量技术、抛光粉重复利用策略和抛光过程中氧化铈抛光粉的替代工艺。这直接导致了国外对中国稀土需求的下降,以至于今年上半年国内的出口配额都没有用完。
其次,如同多数产品一样,当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一定会刺激供应的增加。就国内而言,产能早已严重过剩。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评估,目前国内产能约32万吨,这远远超过全球每年约12万吨的总需求。在一片萧条后,一位老专家说,一些企业的库存已堆积如山。
而在价格暴涨的刺激下,国外也纷纷开始找矿并上马稀土项目。根据美国TMR公司的跟踪研究,国外目前有37个国家的261家公司开展了429个稀土项目。在这里面,美国钼公司目前产能5000吨,到2013年年底达到4万吨;澳大利亚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项目则将达到2.2万吨。也就是说,不考虑品种和质量,仅就这两家公司的产能在2015年以后就可以满足中国以外的稀土市场需求,这对中国稀土市场的打击是致命的。
此外,还有一个误区需要厘定,即多数人认为,稀土是国内的重要战略资源,特别是中重稀土,除中国外,国外很少。但事实上,稀土是一种元素概念,共17种元素,轻和重稀土的区别也仅是含某种元素多少的区别,而国外早已具备萃取和分离任何元素的相关工艺。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稀土并不是中国的国宝,这就好比国际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和国产矿山的区别,国内不是没有铁矿石,只是品位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有业内人士认为,总体而言,像去年的暴涨除非是出现重大应用领域的革命,否则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现。而即使是走出目前的困境,修复低迷的市场情绪可能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稀土需求萎缩订单减少 行业停产潮再度来袭
□本报记者 孟斯硕
“目前很难接到订单。大概从今年7月份,我们厂开始停产,身边很多兄弟企业也一样,大部分企业都减产或者停产。”赣州一家做镨钕材料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材料生产企业停产最为普遍,分离企业大概也有30%左右的产能停产”。
在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间隙,江西、内蒙、广东等多地稀土企业都向中国证券报记者反映,稀土行业出现了停产潮。这和前期行业整顿导致的开工率下滑不同,由于产品价格太高、美国等国家的稀土企业重新开工,一些下游企业正在寻找替代品并将订单转移至其他国家。
此外,当前稀土价格正在调整,下游企业和开采企业都在观望,希望等价格企稳以后重新制定生产计划。“企业可能过于悲观,但是的确国内、国际市场需求在下滑,这种观望情绪将持续一段时间。”江西省稀土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孟庆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停产潮来袭
“我们厂主要做镨钕材料的出口,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企业就很难接到海外订单。7月初,我们正式停产。”上述赣州镨钕材料企业的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赣州大部分镨钕材料生产企业都采取了停产或者减产的措施。”
“大部分稀土企业都在压缩产能,部分材料企业也面临比较大的压力。”包头一家磁材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内蒙古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深加工企业都减产或者停产。”
“上半年,一方面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国家环保整顿,我们公司压缩了一部分产能。”广晟有色(61.03,-1.90,-3.02%)(600259)一位中层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进入下半年,由于未能看到下游需求的明显好转,目前企业仍维持在60%左右的产能。”
据企业人士介绍,随着去年稀土价格大幅攀升,很多下游行业开始寻找稀土材料的替代品,再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下游需求大规模减少。供给方面,尽管国内整顿力度在加强,但发达国家的稀土产能开始启动。
目前,稀土价格仍在下降通道内,下游企业对于磁性材料的采购持观望态度。镨钕材料是今年稀土材料中的重灾区,但是无论是从稀土开采环节,还是深加工环节来看,稀土企业减产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稀土出口仅为5000吨,即使今年下半年保持这一水平,仍将远低于去年1.6万吨的出口量。
短期仍看淡
当问及对下半年行业走势的判断,上述赣州镨钕材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说:“我们预计9月份就能复工,因为7、8月为欧洲的传统休假期间,等过了这段时间,订单估计就会来了。”
上述内蒙古磁材生产企业的负责人更为悲观:“我们厂也停工了,所以这次特意来参加这个论坛,想看看大家对今年下半年稀土行业走势的判断,但是很可惜,我并没有看到市场信心的恢复。”
广晟有色的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金融危机最严重时候,广晟有色曾停产数月,目前的生产形势仍好于2008年。“相对于小企业,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可能会更强一些。”
面对外需的疲弱,更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中国市场。“我们希望国家能加强对内需的刺激和支持,将国内稀土下游需求活跃起来。”广晟有色的人士期待,宏观调控政策更加侧重于对内需的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