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是一私募称,晚上已难安眠,生怕一巨大利空突然从天而降,切切希望所有利空快点兑现。
谣言当道,传言漫天飞,各种利淡信息随风飘扬,股市的上空乌云翻滚,所谓:央行窗口指导商业银行紧缩信贷;加息,已箭在弦上;印花税,上调......第一条,我实在看不出对股市有什么影响;第二条,影响也很轻微。前两条,06年中期之后,股市就已见惯不怪,06-07年频繁上调准备金率、频繁提高利率,股市不是照样从1600点飚到6100点?这些传言,我真正担心的,只有印花税一条。
市场的流动性日渐衰竭,也是我担心的。直到目前,新股IPO还在加速;中小盘新股畸高的IPO发行价与上市后的再炒做,必然为未来埋下巨大隐患;大盘超大盘新股畸高的发行价,套住了保险等机构的巨大资金,使其能进入二级市场的资金越来越少;新基金发行开始遇冷,老基金净值一升就遭遇聪明基民的赎回......
当然,场内资金的存量规模,已经比较大了。单靠场内存量资金,在一些板块和一些个股上轮番折腾,目前尚没问题,但要靠存量资金把大盘整体推高一个台阶,短期内困难重重。
八类股的第三次挖掘,几乎即将穷尽,70%的八类股估值实在高了,继续强做,风险太大了;二类股的流通量占了市场总流通量的70%左右,估值虽然合理,但若把二类股整体推高到一个大资金可以进出自如的阶段,则需要的资金量和需要的后备资金量巨大。目前的场内存量资金,最多只能在二类股中进行区间震荡,主力只能小幅低吸高抛。
只有当机构们能预期到未来三个月后会有规模性的储蓄大搬家潮流,有巨量资金进来帮助推高并最终接盘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二类价值合理蓝筹股的整体、幅度不小的行情。
敌强我弱之时,为了保存势力,大盘后挫,更有意义。后挫,能吸引场外观望资金进来,以补充股市血液;后挫幅度越大,积累的上攻动能就越强。
当然,个股操作上,要有两个区分:一是估值区分,即那些尚在合理估值之内的股票,可以继续保留;但那些估值已经很高,且09年8月以来涨幅又巨大的股票,减仓依然是明智的选择。二是技术区分。技术上启动不久,刚经过了量能配合理想的再启动,这样的股票不妨不急于减持,再观察一段时间;而那些09年8月以来涨幅巨大又已经技术破位的股票,现在减还不迟。
买股者,不要着急。若有理想的股票,若一心想持有之,不持有惟恐其上涨而后悔,则可在最近的震荡中拉开距离低位埋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