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行业或任何一个企业,如果连续亏损五年,现金流就会难以维系日常正常流转,都将会处于资金链断裂的实质性破产边缘了。
然而,今年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我们的电力行业还在普遍流血!继续普遍性亏损。要知道电力行业的行业性普亏,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从2004年开始的,至今已经5个半年头了,呜呼——!
好在,电力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国有企业——国家信誉担保,增加银行贷款相对容易一些;好在,电力行业是国家命脉行业,是民生命脉产业,在信贷市场上享受相对的高待遇——因为电力企业破产不是件容易的事,贷款安全性相对高。好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当地的电力企业给予了部分亏损补贴。电力行业如果没有这些特殊优势,估计70%的电力企业到现在就都关门歇业——真的破产了——我们就会回到原始社会点油灯读书了。
计划电价与市场煤(现在已经演变成了“垄断煤”),这个机制体制毛病,到现在还没有破解。
煤炭市场化了,煤炭价格在供求相对平衡的时期,本应该涨涨回回,不应该是一路高歌。然而,各省各地自05年以来,都在搞矿权集中化、煤炭企业集团化,让本来就掌握当地大量煤炭资源的国有煤炭大企业去批量高价收购当地原有的民有或地方政府所有的中小煤炭矿山,导致煤炭供应越来越集中于当地政府控制的煤炭企业集团手中,于是煤炭垄断市场又产生了,如此这般,煤炭价格就不可能再市场化了,资源垄断在少数集团的后果之一,就像股市中的坐庄一样,价格就只有垄断集团说了算了。于是,“市场煤”又变成了“垄断煤”。
而电价,由于牵涉民生,需要照顾社情民意,维护安定团结与和谐的社会局面——通货膨胀时不敢涨价,经济危机时也不敢涨电价;刚刚经历了经济危机,电力需求大户—冶炼工业刚刚从冰窟中脱离出来,也是电价难涨的因素之一。两个因素的制约,使煤-电(电价与煤价)联动的机制早已成了空中楼阁。我估计,煤电联动机制难以及时实施,政府也可能害怕陷入“煤涨—>涨电价—>煤价再涨—>再涨电价—>煤价再涨...”的循环怪圈。
煤炭市场难以回到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时代,那意味着倒退;但却把电力行业逼到了死角。
我相信,如果电价再不调整到电力行业盈亏平衡点上方,问题和麻烦就大了去了。
中国电力行业的“红旗”还能扛多久?它在考验着政府的智慧。
注:企业亏损,国际上惯以“红”字显示。本文中的红旗,意即行业性亏损。
作为一个老“电力”,为电力行业发发愁。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