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以来,游资东奔西突,不断制造市场热点,推动股市大幅反弹,本意为逼迫基金等机构追高加盟,不料基金们定力超强,不为所动,随便你怎么玩,根本不买游资的帐不理游资的茬,结果游资资金大部分被套在里面。
“货币双降”昨天晚上重拳出击,成了游资“回头是岸”的良机。由于思维的惯性,料定今天追进去的散户最多,果如此,那么后市就不妙了。
货币双降政策,改变不了企业业绩的周期性波动,对股市的刺激也很短暂。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如果没有扩张的需求(这个时候谁扩张啊),自身信贷需求少,降息固然能减少部分利息负担,但金额可能寥寥,对企业来说可能没多大“感觉”;对垂死挣扎的企业,更无关紧要了,不是降低利息就能救起的,免除利息也很难救活;当然介乎二者之间者,日子可能因之而轻微改善。其实,实体企业与股市一样,经济热的时候,投资冲动就强,贷款反倒容易些;经济冷的时候,疲于保命,更不要说扩大生产新增投资了,贷款也特别难。企业对利率的高低都不太敏感——有投资欲望了,多高利息都敢要,银行也敢放贷;没投资能力或投资方向了,零利率都不起作用,银行也不敢轻易放贷给企业。
“中小非”不在低位给消化掉70%以上,就不要指望中国股市走出多么令人欣喜的行情;明年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同比普遍大滑的现实预期,目前的价格和估值还没有充分反应。不用列举更多的利空因素,就这两条,就把A股上涨的空间给封死了,何况利空因素绝不只这两条。政府的政策都是在详细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做出的,近一个多月来政策出手之快之频繁、出拳之重,都是空前的,说明了什么?现实与趋势,远远超出了决策者的预料,这才是根本与实质。
当然,股市有其自身的运行轨迹和规律,资金的进出,起决定因素;个股行情,区别对待。
真正对股市起一点作用的,可能是存款利率大幅下降之后,一些资金可能不愿再存银行了,尽管由于CPI下降明年进入了正利率时代,部分资金寻找投资渠道,进入股市也许是一个选择方向。
降低利息,只为经济衰减探底之后的新一轮扩张提供了低成本启动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