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刺激经济政策接连出台:
1、20日发改委发布强农惠农政策,对水稻、玉米、大豆、小麦、油菜耔和棉花等主要农作物实行国家临时收储,提高2008年新粮最低收购保护价。
点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保护农民和农业的积极性。
2、21日晚,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宣布,自08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商品3486种,占海关税则全部商品总数的25.8%。其中,纺织、服装、玩具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4%;日用与艺术陶瓷提高到11%;部分塑料制品提高到9%;部分家具提高到11-13%等等。
点评:对于那些还有订单的出口企业,无疑增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能力,提高了产品盈利或减亏水平;无奈,西方国家的消费能力大幅降低,融资能力大幅削弱。
3、财政部与商务部联合发文,将“家电下乡”从07年12月开始的4省试点,扩展到12个省。
点评:会促进农民买点“家电处理货”,但作用有限。电视机该有的都有了,冰箱对多数农民没用(蔬菜种在地里慢慢吃,比放在冰箱里好;肉类吃一次赶一次集,难有钱买回来冻在冰箱里),洗衣机没法用(无自来水)。再说,地方政府对“家电下乡”也只是在前几天做做样子,过了风头就不再管了。
政府救市,反应超快,力度越来越大,创历史记录。这些刺激经济的政策,对抑制经济过度衰减和促进经济早日恢复增长,无疑将发挥应有的作用。但经济衰减的趋势,不是政府政策能快速改变的;外部因素,也不是中国政府能左右的;趋势的转折,需要时间。
当前活跃的股市三大主力:基金、保险和游资,都热衷于短打,打一枪就跑,打一枪换一下行业,根本没有长盘的打算和迹象。
有关信息显示,基金上周(10月6日-10日)普遍显著减仓,151只基金减仓2%以上,其中有66只基金减仓超过5%。每次出台利好,基金都趁机开溜,或者快速低吸高抛。
保险资金,跑得更快,918晚上出台三大利好,9月22日就开始跑出。
私募和游资,本次熊市以来,反复抄底,反复炒做热点股,频遭基金暗算,元气早已大损,这从3500点之下热点炒做的持续性差且幅度有限,就可以看出来,如今的游资已经无法在某些热点上兴风作浪了。
政策利好连连,解不了近渴(场中资金缺乏与明年上半年业绩普遍再下降)。
投资的远谋,难抵近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