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成一言
成一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699
  • 关注人气:14,2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发展暴跌探秘

(2008-03-04 15:12:22)
标签:

多事之春

发展跌停探秘

股票

分类: 股市—观察与研判
     中国股市已经进入多事之春。“事儿”多得可能比美国的Sub-Prime还要严重。股市昨天刚有点气色,今天“深发展”开盘就带领还没跌够、主力边打边撤的“浦发银行”一路下行, 连带其他基金重仓股尤其是金融地产股大跌,盘中深发展几度跌停。
    关于“深发展”的小道消息也多了起来:是不是也要大规模再融资?一位高管携款而逃?有好事者打电话给“深发展”公司相关人员,回答是:再融资,没有的事儿;至于是否有一位经理携款而逃,不清楚。
    由此看来,“深发展”再融资一说,可能还没到公开的时候;经理携款而逃,有可能。
    即使经理携款而逃,至于令基金等机构如此恐慌吗?!这个经理能“携多少而逃”,撑死了几千万,一个一年利润10-20亿之间的公司,“丢”个几千万,有多大了不起?当然,这说明了公司的内控制度很糟糕。
 
    其实,“深发展”的暴跌,是必然的,会不会再融资,有没有经理携款而逃,它都要进行“价值回归”。
    一、深发展的“大非”,将在今年6月20日开始流通,老股东的初始投资都升值了近百倍了;即使04年新进入的“新桥投资”,持股成本也才3.55元/股,短短3年,新桥投资的股权就升值了近8.5倍(按昨天收盘价计算。若按去年11月1日的最高价49元计算,升值了12.8倍)。如此世界历史上罕见的暴利,“大非”能无动于衷而长期投资吗?
    二、深发展,隐忧重重——深发展的贷款,多投放到深圳和广州的地产行业,这是其去年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而08年深圳地产业率先进入“寒冬”,交易萧条价格下降,深圳是中国地产投资加投机最盛的地方,如果深圳地产真的进入中期熊市,不知道“深发展”未来会暴露出多少“次级债亏损”?!
    而深发展,是国内上市银行中,计提损失拨备最少的银行。追求“报表利润”的高增长,谁知道会给其带来多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三、最近媒体频繁曝光“新基金发售冷清”“理财产品零收益甚至亏损”,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08年势必遭遇寒冷。
 
    金融地产,跌跌不休,似乎预示着A股的未来。那些还在抗跌或飙升的题材股,估计兔子尾巴长不了啦,千倍万倍的市盈率,已经把未来10年-50年的业绩都透支干净了。
    最近上市公司的公告里,关于“大非”减持的信息,又多了起来。只要股价敢涨,“大非”“小非”就毫不犹豫地出货。据我所知,一些三流股票的高管与一些机构达成了“合作协议”,公司在消息和业绩上予于“配合”,机构把股价拉升到某个价位,然后让“大非”先跑,机构后跑。这些股票,散户朋友们需要多长个心眼,免得炒股炒成了“长期股东”。 
   
    消息面,并不都是利好。政协会议一号提案里,有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的利好,也有“适时开征资本利得税”的巨大利空。
   资本利得税,成熟市场几乎都征,中国早晚要开征。股市暴涨不敢开征,害怕崩盘;股市平衡不敢开征,害怕暴跌;股市熊市不敢开征,害怕跌无止境。但早晚都要征,这是一定的。至于什么时候开征,谁也不知道。
    有位疑似“专家”说,大陆股市应该像香港一样,把“印花税降到最低,立法永远不开征资本利得税”,看了这类的吆喝,我笑得肚疼。香港不是一个国家,没有军队没有防务;它是个“不向中央政府缴任何税”的特区。正因为此,它是全世界税收最低的地方。香港与大陆有可比性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