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与博友股友交流,发现相当多的股民不知道“市盈率”是什么玩艺儿,也难怪部分庄家会炒做绩差、价低的股票而吸引普通散户跟风了。
市盈率 =
股票价格 /
每股净利润。
从上述市盈率的公式,可以推出:股票合理价格 =
每股净利润 X
适宜市盈率。
在“股票合理价格”的公式中,需要明白:
(1)每股净利润,要进行利润来源的结构分析,不能简单把资料信息中或财务报告中的每股净利润照搬到以上公式中。因为,有的企业会出现突然有一年因特殊原因而不是主营业务导致业绩大幅增长,如收到以前年度已经转为损失费用的坏帐,或银行或其他债权人放弃了几笔债权,企业将之列为收益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要用“主营业务创造的净利润”来计算每股净利润。每股净利润
= 剔除非常收益或损失后的净利润 / 公司总股本。
(2)每股净利润,要动态分析。从公司的财务报告的“管理层展望与讨论”中,我们会发现管理层对未来可能存在的机会和风险的分析,对未来经营业务的展望。从而可以窥探和推算出,未来一段时间或下个报表周期里,公司业绩是增长的或是进入下降周期。我们要尽可能推算出下个报表公布期内的每股净利润,单纯用已公布报表的每股净利润,有局限性。所谓,炒股炒的是未来。
(3)每股净利润,必须用年度的每股净利润。如果你知道了一季度的每股净利润,可以通过分析(主营业务产生的税后净利润,考虑未来业绩变动的因素、参考公司对业绩增长的预测)而推算出全年的净利润,除以总股本(考虑分红、增发等因素导致的总股本变化),推算出全年每股净利润。
(4)适宜市盈率。要明白,在股市里,不同行业有不同的适宜市盈率。譬如,钢铁、电力、煤炭、金属冶炼等行业,在全世界股市中市盈率都是相对偏低的,主要是因为这些行业有周期性强、增长缓慢、技术含量低等特点。这些行业,如果没有资产重组、外延性扩张等因素的话,30倍市盈率就很高了,20倍左右比较正常。
而科技类、具有垄断优势的企业、资源性企业、消费类龙头企业、政策扶持的企业等,一般都享受较高的市盈率,30倍-40倍都是合理正常的,加上其他因素,炒到70-80倍都不奇怪,如网络等新兴的、有可能爆炸式增长的企业,在美国都曾被炒到100倍以上。
(5)适宜市盈率,与市场的牛和熊也紧密关联。如熊市的底部阶段,很多在牛市顶部阶段享受高市盈率的股票,也会达到10倍15倍的极低市盈率。因此,波段炒做,只赚合理的利润,是最佳策略。
疯狂股市中,炒股就像做传销,完全不顾“股票的合理价格”,这个时候,股民必须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很高的技术分析水平,这纯粹是庄家与股民的你死我活游戏或赌博,没有很高的技术分析水平和脑快、手快的素质,千万不要参与进来,否则,很有可能像赌徒一样把裤衩都输掉。
股市或股票疯狂吹泡沫的时候,被称为“零和游戏”,即这种游戏的最终结果
= 有人赚得钱 + 有人亏的钱 =
0。也就是说,有人赚的钱,最终一定等于有人亏的钱,有人赚了就一定有人亏了。你的盈亏,不决定于你有多自信,而决定于你有无风险控制能力、你的技术水平和你脑袋与手是否足够快。
今日观察:
(1)两市跌幅榜,只有一只ST股跌停,至少说明持股者心态稳定,机构不看空后市。
两市涨幅榜,涨停股只有45只,说明机构拉升愿望不强。
两市成交量与昨日持平,而活跃度有所降低,看来抛售盘相对昨天比较多。
上午平开,有个4分钟快速下泻,又被快速拉起,10:14分又出现了逐波下跌的过程,25分钟内上证跌了38点,说明套牢盘和获利盘上午涌出比较多,随后展开逐浪上升,最高升了45点,下午2:20分后开始回调,尾市有恐慌盘抛出。最终上证收涨了22点,深市依然强于沪市。主要因为银行股普遍飘绿。
总而观之,今天是个平稳市,抛盘大,底部承接有力。
深市连续4天强劲反弹,我们可以把深市作为股市的风向标,结合观察银行股的动向,来研判大盘回调的风险。深市大盘的均线系统已经走好,沪市看下周一的表现。
(2)股市无常,大盘更无法判断,建议只关注手中股票的技术形态和基本面,若基本面有潜质,技术性态已造好,不要担心系统性的风险——跑进跑出,太累。
(3)我的操作:今天加仓。持股有:舒卡股份、华微电子、ST广厦(资产注入,一季度业绩好,半年报大增长)、金岭矿业(资产置换入铁矿石,半年报业绩大增长)和金健米业。剔除了“云南盐化”,太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