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市: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

(2007-06-07 09:15:21)
标签:

随机应变

分类: 股市—观察与研判
     股市投资或投机,变和以不变应万变,因时而宜。
    趋势和价值,是选择买/卖方向的主要依据。
    政府,希望的是股市稳定,而不是大起大落、暴涨暴跌,无论市场处于何种状态。当股市泡沫过大时,政府希望不要再吹泡沫了,一定会施凉风出政策;当股市暴跌时,政府希望不要过于剧烈,一定会施暖风并考虑增加资金供应(发基金)或减少供给(IPO)。
    基金,国家希望其承载股市稳定力量的重任,希望其注重长期投资,任何时候都不要也不能清仓。
    因此,股市暴跌或熊市时,国家温暖股市的政策和舆论,就特别多;基金等机构的出来安慰股民的表演也特频繁。但股市只在特殊时点上听党的话,绝大多数时候是按自己的运行规律而自行其事。
    管理国家,不可能像管理孩子那样,孩子要100元,你觉得太多而且没有理由,不给,但孩子撒泼打滚、甚至威胁要自杀,于是你很快又改变决定:给。
    今日上午观察,主力资金在地产有色煤炭电力股券商概念股上的运做很积极,说明正规军没有大规模撤退,而且对后市依然保持乐观态度,但这些板块近三日的上涨,已经接近或达到暴跌前即29日的价格水平,主力资金如果大举操作一举创出新高的话,还可持股,否则,会导致解套盘和获利盘涌出,将面临回调的压力。而大部分股票呈现“缩量上涨”,一方面说明抛盘不大而做多者依然谨慎;另一方面说明,印花税提高后,对倒盘不多了。
    继续观察。3,800点距离4,300点毕竟咫尺,目前不是建仓的有利时机。
    持有近三日连续或间歇放大量大涨的股票者,可以继续持股,做多气氛初步形成,投资者心态正在扭转,初期阶段啊。后市若回调,也应属于股市本身正常调整。
    政策的阴影,短时间内就消了一半,牛市心态依然稳健,又出乎很多人预料了。
 
今日观察
(1)满堂彩,几乎全线大涨,气势如虹。今天飘绿几乎只有ST股;银行股多勉强飘红。券商股在国泰君安准备IPO的刺激下,今天大涨,是今天一大风景,与此前券商股的暴跌形成强烈对比。证券市场真会开玩笑啊。
(2)政府高层投降了?按道理不会呀。估计还是场里资金充裕,刚出来的都耐不住诱惑又杀将进去。
(3)我的操作:杀入
   金健米业—大股东“农行”出让股份;暂做短线。
   云南盐化—本轮牛市涨幅最小,Q1业绩不错;暂做短线。
   舒卡股份—半年度业绩增长20倍,源自收购大股东的氨纶资产2个多月的利润;计划中线持有。
   保留华微电子-绩优+基金重仓。长线只有。
(4)做股票,不能犹豫。顺时而变,快手操作。大势越来越强时,要敢于大胆及时进入。千万不可等、等,因为等的结果,是越等越不敢进,等你最终忍无可忍时杀将进去,可能行情就到头了。要么不做,要么感到势头强时就快速杀入。
(5)最近,超跌反弹,会是主流。跌了40-50%的股票,只要不是ST或即将ST的股票,就会有反弹。个别有业绩支撑的股票,可能会创新高。
        我为什么昨天出、今天进
    首先,我原预测大盘的短线趋势是:今天是第三天反弹,可能会出现冲高回落的走势,然后来2-3天整理、回调。因此,我把建仓时间预定在下周2或周3。且我预计6月的走势可能是波浪式,可做高抛低吸,就像06年6月-9月的走势一样。当然,这属于机构新建仓并做了第一波拉升后的震荡洗盘走势。
    今天大盘和个股的走势,相当强,完全不顾上面套牢盘可能解套的压力和低位抄底获利盘落袋为安的冲动,有点纠正“前期错误—暴跌出货是错误的”的味道。我观察到,主力拉升的冲动很强烈,预定的走势可能实现不了啦。观察盘面,许多股票盘中只要震荡到相对低位,买盘就增加,而主力只做压盘——大量卖单压在卖1-5处,却不出现大抛单,只现100手以下或多一点的抛单,明显是散户的,说明主力有点急噪,连砸盘打低股价引诱散户出货的动作都节省了。
    不能犹豫。毕竟一些股票5天跌了40%左右,更有一些股票属于机构刻意为之,属于误杀,如果机构采取连拉,后市的操作将更为被动。但我没着急,而是埋伏在前次波动的低位,等待再次向下波动,并偶而调整一下过低价位的筹码。吃了2/3的仓位。
    还有1/3的现金,等观察明天的气势再说。
    气势决定趋势,主力的买卖决定气势。看大盘的气势,强时买有潜力的股票,弱时卖涨幅大的股票。短线思维,顺势而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