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已经进入更年期。不只中国大陆股市,包括世界各大股市。紊乱,紊乱,是更年期的主要特征。
首先,表现在思想的紊乱。罗杰斯3月唱空股市,说新兴国家的股市要崩盘,中国股市可能跌30%多;4月却又唱多,居然说上证指数可以再翻番。不但罗杰斯的思维紊乱了,国内许多券商研究机构的分析师们也紊乱了。招商证券在上证达到3500点左右时率先唱空,但大盘轻松越过3600、3700点后却不再敢唱空了;东方证券唱空了两天,就开始大规模地公开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新兴消费概念大组合;东海证券大概是敢于持续唱空的唯一机构,似乎底气也越来越弱....虽然说,股市上有时候会出现“声音”与“行动”是两码事儿,但股市主流思想的紊乱,目前是这轮牛市以来最明显的时期。
其次,是操作紊乱。4月30日晚上CCTV2的“证券时间”节目,采访了一家私募机构,操盘手说:我们虽然是私募,但私募绝不意味着追逐高风险+高收益,控制风险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前几天,我们进行了大幅度减仓,今天行情很强,下午又追进了不少仓位。散户追涨杀跌、快进快出,似乎任何时候都比较普遍;私募大户,以“短线进出”为赚钱模式的不多;而基金和券商等正规军,也畏首畏尾,吆喝了半个月
— 唱多银行股,行情却只做了一天,颇令投资者失望。
似乎监管层也紊乱了。杭萧钢钩、st长控、三普药业、基金经理的老鼠仓...调查也有些时日了,一个结果没出来,难道要等到某个时日集中公开发布吗?
舆论更紊乱了。一篇假“人民日报社论”,居然在半日时间内达到人人皆知,更居然把股市砸了几十点;股指期货的推出,消息漫天飞...
各种迹象表明,股市已经进入更年期。生理紊乱,脾气暴躁;忽而乌云压顶,忽而艳阳高照,琢磨不定;看似强壮稳健,实则胆衰肾虚。
一位证管办的朋友讲,证监会对股市的高度很担忧,苦于尚未找到泼凉水的良方。现在距奥运会还有一年多时间,股市资金流入如山呼海啸。毛毛细雨,无济于事;暴风骤雨,确能把指数打下来。问题是,下来后、奥运前,股市必定再度爆发更猛烈的行情,到那时,如何是好?看来,这场暴风骤雨,还需要选个恰当的时候。
认识那么几位在本轮牛市中赚够了一辈子钱的朋友(06年2-3月份大肆借贷入市,跟随著名庄家赚足了两只超级牛股的全部行情),他们倒是义无返顾地离开了股市,也许他们是这轮牛市真正的、最后的大赢家。
5月8日应是艳阳天。
(1)美国股市、香港股市,突破了4-5个月来形成的“顶部”,在5月4日创出了新高。这会刺激大陆股市,今明两天如消息面平静,5月8日会是个艳阳天。
(2)不轻易换股,持有潜力股,密切关注政策面动向、海外市场的趋势和资金面的变化(开户数信息),过了今天再说明天,是我的主要操作思想。
答复“博友”:
(1)我是这样操作的:预见次日会有较大跌幅、而股票尚在相对高位徘徊时,我会部分减仓,目的:若次日盘跌,再等一日,第三日依然盘跌,说明趋势有改变可能,会保有现金不动;但若次日/第三日启稳或有板块强劲向上,则立即在“相对低位”再补仓,这样做,即可规避可能的趋向改变,也可做短差,补仓的价位远远低于减仓的价位,就是胜利。但若当日或次日跌幅过大时,我不会在“相对低位”减仓,宁肯等到第三日趋势改变明朗化后在更低位割肉,即赌第三日的启稳反弹。
奥运/世博在后面支撑中国政治/经济稳定高速发展,美国股市并未趋势转跌,我认为,上证在5000点以下发生较长时间转势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更何况,我选定的股票,主力新介入迹象明显+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未经暴炒+均有题材支撑,即使大势判断错误+未能及时减仓,大跌后,依然有较大机会创出新高。因此,我不是十分担心、不会过分恐惧。
我只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因各人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仅供参考。
答复“风铃儿”:卧龙电气——我预计5月8日可能大涨,不知能否给您机会跟进。
答复“踏雪寻梅”:股指期货,我认为即使5月推出,也要到中旬以后。推出消息正式公布后,会出现较大幅度下跌,时间可能达半月之久,幅度会在20%左右。若大跌在先,则股指期货正式上市后,大盘股和拥有期货公司股份的股票,可能带动指数来一波幅度较大的上涨。先跌后涨或先涨后跌,会选择一种方式,总之,不用过分恐惧。尽可能规避那波风险,也要抓住风险释放后的机会。总之,外部环境(国际贸易/美国股市)与内在动力(资金充裕、奥运/世博),决定了股市难以出现单边而持续较长时间的下跌。
关于“个股风险”:尽管我认为,股市整体的风险在08年8月前,会是阶段性的、不是单边而持久的,但部分股票的风险,还是很大的。对07年一季度业绩依然很差
+ 基本面没有改观迹象 + 没有题材支撑 +
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尽可能回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