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总监的职业风险
作为职业经理人,财务总监(本文指企业的财务首脑:CFO-首席财务官,VPF-财务副总裁,FC-财务总监,FM-财务经理)在选择聘用企业和履行日常财务管理职责时,面对着越来越多和越来越大的职业风险。
财务总监,作为企业的高管之一,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又是企业重大决策中财务环节的执行责任人;是企业总裁(或首席执行官,或总经理)的财务助手,又把守着维护全体股东利益、债权人利益、企业及其董事会的管理政策、国家财经税务法规、证监会和交易所的监管规定等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外资企业的报告关系中,既向总裁报告和负责,又向董事会或上级财务主管报告和负责。现实中,从财务总监的实际聘用关系看,有三种情形:一是由第一大股东或第二、第三股东提名(选聘),董事会同意,正式合同中受聘于所任职的公司,二是由第一大股东或企业的总部财务部门选聘,受聘于第一大股东或总部,经董事会同意派驻企业工作,三是由企业总裁提名(选聘),董事会同意,合同中受聘于公司。在企业管理事务中,财务总监是企业财务政策(如企业内控制度、信用管理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费用支出的审批权限制度、审批制度)的制订者、又是财务政策执行的监督者。财务总监,处在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的浪尖,站在复杂的企业内外关系的中间,时常陷入进退两难、左右都难逢源的窘境,职业风险,无处不在。
2001年,太平洋两岸发生的“银广夏事件”和“安然事件”震惊了中国和美国的投资者。银广夏的相关高管包括财务总监被收审;安然的首席执行官可能要在监狱度过人生余年,而其首席财务官已被判入狱10年并要缴纳2,300万美元的罚金。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安然财务丑闻和2002年发生的美国世通公司(WorldCom)财务丑闻(世通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被判入狱5年)在遭到美国司法的严厉惩罚和强烈的公众责难后,美国企业界财务总监们惶恐不安,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些财务总监选择了改行。因为,在一个倒下去的企业和企业主管后面,就必定有一个财务总监倒下。
在一个治理结构规范、大股东与企业主管一致坚守严格依法运营理念、制衡机制和内控制度有效、财务状况良好且业绩稳定成长的公司中工作的财务总监,是幸运的。但在一个股东和企业主管被某种疯狂的意念侵蚀了的公司,财务总监就不得不面临着抉择:主动配合?被动附和?或离开?
在一个股东结构复杂、高管构成复杂、干部关系复杂的企业,财务总监还必须具有政治和关系头脑,把握好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勤于沟通,善于应对。否则,稍有不慎被一方强烈弹劾,就会成为替罪羊。
当然,一个财务总监,首要的品德就是自律和忠诚。贪婪等于自焚,自焚不属于意外事故。
附:近年高度曝光的企业舞弊和财务主管倒下事件
1.2001年,甘肃“银广夏业绩造假事件”,财务总监被拘
2.2001年,美国“安然财务丑闻”,财务主管被判入狱10年
3.2002年,美国“世通财务丑闻”,财务主管被判入狱5年
4.2004年,中国“德隆事件”,60余人被拘,多少财务干部不详
5.2005年,中国“科龙电器事件”,财务总监被证监会处罚,财务督察和副总监等被捕
6.2005年,中国“中航油事件”,财务总监被新加坡警方逮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