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1月27日糖果推荐---- 做自己的主人

(2009-11-27 21:25:58)
标签:

外物

本心

本性

拜物教

释迦牟尼

糖果人生

杂谈

分类: 分享糖果人生
       糖果推荐:《快乐密码: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作者:吴言生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也许禅的智慧能给我们提供快乐的钥匙。禅学名家吴言生教授,提取禅宗智慧精华,用轻松明快的文字,富含哲理的故事,对禅的智慧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滚滚红尘中忙碌的人们在禅的智慧中提升心灵修养、缓解生存压力、培养禅悦心态、享受智慧人生。

 
 
做自己的主人

  每个人都有本心本性,都有“自家宝藏”,它就是我们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迷失了本心本性,就会追逐外在的事物。在追逐外在事物的同时,又进一步迷失了本心本性。

  因为迷失了本心本性,迷失在外在的事物之中,所以就要“转”,要将这种局面“转”变过来。禅修的最高深的功夫就是“转”——将被外物控制的状态,转变成对外物的驾驭。

  “以物转我”,是外在的事物转变了我,外物控制了我。

  “以我转物”,是我转变了外在的事物,我控制了外物。

  人的一生,之所以有无穷无尽的痛苦,是由于我们有了太多的欲望,我们被外在的事物牵着鼻子走,成了财奴、房奴、车奴、色奴、官奴。我们做不了自己的主宰,被外在的环境控制和束缚。

  所以,必须改变“以物转我”的情况,而做到“以我转物”,成为自己的主人公。

  1?迷己而逐物

  《楞严经》里有一段名言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劫来,迷己逐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

  这段话是禅学大师们教导弟子时最喜欢引用的句子。它的意思是说,芸芸众生,从无限长远的时间以来,迷失了本心本性,被外在的事物牵着鼻子走。一味地追求金钱、物质和名誉,在滚滚的红尘中,迷失了自己。

  【寻找逃跑的女孩】

  有一次,释迦牟尼在寂静的森林中坐禅,听到远处有两个青年男女的欢笑声。

  不多久,就见一个年轻的女孩,急匆匆地从面前经过,逃到另一个方向的森林中去了。

  随后,男孩也匆匆地追了过来,见了释迦牟尼,急急地问:

  “刚才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女孩跑过来?她偷走了我的钱包。”

  释迦牟尼不动声色地反问:“寻找逃跑的女孩和寻找本来的自己,哪个更重要呢?”

  男孩显然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

  释迦牟尼再一次问他:“寻找逃跑的女孩和寻找本来的自己,哪个更重要呢?”

  年轻人在心中反复回味着释迦牟尼的话,终于发现了“迷己逐物”的愚蠢。

  其实,故事中的这个男青年,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一生中都在追逐功名利禄、酒色财气,却迷失了自家宝藏,迷失了本心本性。无穷无尽地膨胀着的欲望,使我们成了物质的奴隶。

  一心一意地追求物质财富,我们就会为外物所累。商品拜物教、金钱拜物教、富贵病毒症这些顽症、绝症,正在使我们失去自我,陷入极度的痛苦和无聊中。

  逐物而迷己

  有一句话说得很形象:“东西置身鞍上,骑着人类而行。”

  人由于迷失了自己,才去追逐外物,这是“迷己逐物”。

  同时,在追逐外物的过程中,人进一步迷失了自己,这是“逐物迷己”。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生在世,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执著,无止境的欲望,就会使人迷失本性。虽然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的物质生活,但也失去了最为宝贵的自家宝藏。于是,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像一只只木偶,被那只无形的手所摆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