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刚
赵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24
  • 关注人气:4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北京的智能交通应用

(2012-11-04 10:27:50)
标签:

物联网

智能交通

智慧城市

信息化

it

分类: 信息化

   京城突降入冬的第一场雪。打开电视,正在播出北京电视台的早间新闻,各个相关部门人员正聚集在交通指挥中心的大屏前,监控和指挥着全市的雪天交通应急工作,电视画面专门切换到“交通物联网应用示范系统”字样的软件演示上,这表明交通物联网应用软件已经在北京市实际应用。打开北京气象局的官方网站,有一条最新发布的信息,“目前本市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雪,并且路表温度低于0℃,预计12小时内将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发布全市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西部、北部(延庆、昌平、门头沟、房山、怀柔北部)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这些信息实时准确的发布可能也得益于北京市正在建设的“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道路交通畅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

    多年来,交通问题一直困扰着北京的发展,北京市还被人们戏称为“首堵”。尽管北京市智能交通建设起步很早,但受当时技术发展水平和观念意识所限,信息技术在北京市交通管理中并没能发挥出很好的效果。奥运会前,北京的交通信息化水平甚至落后于一些国内沿海发达城市。奥运会前后,北京市加快了智能交通的建设,交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从普通市民的角度看,这种变化体现在几项关键应用。

    一是北京市的实时路况查询和发布。通过下载手机版的路况查询软件或者上网查询,市民能实时查询出行路线的路况,避开拥堵路段。就是走在道路上,交通显示屏也在实时发布路况信息,这些年交通显示屏的数量增加了很多,预报的准确性也有了很大地提高。当然,为了能够为市民提供这些精准的实时路况信息,在后台有一套强大的路况实时监控系统,它包括密布市内主要道路的传感器、摄像头等监控设备以及路况信息管理的软件系统。通过这些传感技术,交管指挥中心可以实时获得交通流量、流速、占有率等运行数据,并自动检测出各环路的交通事故和拥堵等交通事件,进行报警和录像。

     二是北京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高速路不停车收费通道很大程度缓解了收费站堵车的压力,随着使用ETC车辆的逐步增加,这种便利将更加明显。

    三是北京交警大队的违章执法管理系统。对于驾驶员的闯红灯、超速等违法违章行为,能够通过摄像头、测速仪等设备自动采集违法证据,并能通过手机短信通知驾驶员违法行为,也支持违法行为的网上查询和银行卡的代缴代扣,交通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四是公共交通智能化。奥运会前后,北京市的交通一卡通得到了普及,方便了市民的公交出行。北京市的出租车、公交车都安装有或正在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实现车辆运行全称监控,将来也能方便地为乘客提供公交车到站信息以及路况信息等。

    当然,还有一些智能交通系统,如核心的交通指挥调度系统,虽然市民不能直接使用到这些系统,但却能从北京市城市交通调度水平的提升感受到这些系统威力。

    北京市智能交通的应用还在进一步深化。今年,在北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的十项示范工程中,有两项是与交通有关的。一个是极端天气条件下保持道路交通畅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这项工程建设正在建设一套交通物联网系统,通过它的应用,在遭遇暴雨、暴雪、大雾、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时道路气象监测系统能立刻上报信息,系统通过对高速公路等重点路段的实时监控,动态监控天气,向司机发出道路交通风险提示,同时预警汛期的地质灾害个是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它建设的系统将针对大客流冲击、极端天气和治安防范,实时获取主要地铁站前广场、地下换乘站和重点车站的信息,监控人流密度、人流量和人员非法越界等异常行为。目前,两个项目都在抓紧建设。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将更为广泛,一定会为老百姓的交通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信息和服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