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哲学简史》微博体笔记

(2010-12-05 09:05:39)
标签:

哲学

中国哲学

冯友兰

微博

笔记

文化

分类: 读好书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我又读了一遍,体会和感悟又更多,这次通过微博作了笔记,整理了微博体的读书笔记,收录如下:   

  • 早上起来,大声诵读起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像是在聆听冯先生授课,很是享受!——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既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使命正是要在这种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中国哲学讨论的问题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 读《哲学简史》孔子篇。一,施政治国必先“正名”,君有君样。二,个人讲“仁义”道德,仁者“爱人”,义者宜也,义是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不为利。三,忠恕之道,“一以贯之”。尽己为人谓之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四,“知命”是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所以,“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读书微记。古代墨子主张兼爱利人,讲奉献。杨朱主张贵己重生,重个人。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 晨读《中国哲学简史》老子篇,核心两个字,一是“道”,作为万物本原,无从命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二是“常”,是左右万物变化的法则,“知常曰明”,最根本的法则是物极必反,老子说“反者道之动”。
  • 晨读哲学简史庄子篇,《逍遥游》分析快乐有两个层次,一是自由发挥天赋才能的快乐,是相对的快乐。二是洞察事物的本性、安享心灵宁静的至乐。达到至乐的圣人,无我,与道合一。
  •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生物两性结合、天地万物生成、完美人生、大成事业,哪个都遵循这八个字。
  • 读哲学简史荀子篇,荀子认为一切良善和有价值的事物都是人所创造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强调人为的智性,是一种现实主义哲学。
  • 读哲学简史韩非子篇,法、术和势,皆帝王之具也。法,法律和规章制度;术,用人的权术;势,权力和威势,不可一无。治国二柄,赏罚。赏罚分明,则可无为而治。
  • 哲学简史,易传和中庸代表了先秦儒家行而上学发展的最后阶段。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不易的是道,一阴一阳谓之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读哲学简史,新儒家主张“无欲”,无欲则静虚动直;新道家主张“无为”,生活方式是弃彼任我;禅宗主张“无心”,修禅成佛的最好方法是不修之修。三者都提倡顺其自然,主张率性而活,率性而行。
  • 读《哲学简史》,看宋哲学家程颐在诗《秋日偶成》中描述风流人豪的境界: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多。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读《哲学简史》,北宋程颐哲学中心是万物一体,“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二提出“理”,万物各从其类,因“气”的聚结各依不同的“理”,理是道,是形而上。三是精神修养关键在“敬”,“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四是圣人快乐在“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
  • 读《中国哲学简史》,朱熹的哲学核心是一个“理”字,“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行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理是永恒的,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做学问,要格物穷理。
  • 读《中国哲学简史》,“致良知”是陆王心学的中心思想
  • 读《中国哲学简史》,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持久贡献在它的逻辑分析方法。
  • 读《中国哲学简史》第28章-厕身现代世界的中国哲学,这是冯友兰先生的小结,达到了本书的高潮,他总结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四种人生境界,提出了正负结合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论,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丛林。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