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刚
赵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24
  • 关注人气:4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破液晶面板产业的两大瓶颈

(2009-04-16 15:44:52)
标签:

液晶面板

上广电

京东方

it

tft-lcd

分类: IT评论

    液晶面板是ICT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近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中也把“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作为重点任务,规划指出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面板生产为重点,完善新型显示产业体系。国家安排引导资金和企业资本市场筹资相结合,拓宽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成熟技术的产业化与前瞻性技术研究开发并举,逐步掌握显示产业发展主动权。充分利用全球产业资源,重点加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生产能力逐步提升,但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的液晶面板需求量为2.5亿片,而我国每年只能生产2300万片,供应量不足10%。在已有产能中,主要集中于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在大尺寸面板生产方面尚处于空白。在玻璃基板生产方面,我国除彩虹和中国建材集团的投资项目外,基本被美国康宁和日本旭硝子等企业垄断。经过近几年发展,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液晶面板生产的龙头企业,如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广电、深圳天马、彩虹等企业。现阶段,投产、在建和规划的主要液晶面板生产能力如下:

      

 

企业

状态

投资

地点

产能

4.5代

京东方

在建

31亿

成都

月产3万片

天马

投产

31亿

上海

月产3万片

天马

拟建

30亿

成都

月产3万片

天马

拟建

40亿

武汉

月产3万片

5代

京东方

投产

18亿美元

北京

月产10万片

上广电

投产

100亿

上海

月产9-10万片

龙腾

投产

10亿美元

昆山

月产3万,扩产11万片

群创(台资)

投产

15亿美元

深圳

月产9万片

6代

京东方

在建

175亿

合肥

月产9万片

彩虹

在建

150亿

张家港

月产6万张

7.5代

龙腾

拟建

30亿美元

昆山

 

8代

京东方

拟建

40亿美元

北京

月产50万片

上广电

拟建

200亿

上海

 

根据有关文献整理。

 

    但是,我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正遭遇瓶颈,有两只大手卡住了产业发展,一是资金,一是技术。

    从资金面看,液晶产业的发展是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液晶生产线的投资巨大,且尺寸越大,投资越大。从韩国、中国台湾企业的崛起看,国家资本和财团的大背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如韩国三星逆势投资液晶面板是韩国政府的支持,奇美的投资支持来自在日本三菱商社和旭化成公司。所以,对于我国液晶面板产业发展来看,一定需要从国家战略性产业投资的角度,建立国家对产业发展的融资和税收等政策,并提供引导资金,推动大资本对产业的支持。当然,通过市场方式的产业并购整合,也更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从技术层面看,我国企业主要是技术受制于人。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主要是日、韩和中国台湾企业,如夏普、索尼、三星电子、LG、友达、奇美等。在引进发展大尺寸液晶面板时,我国试图与国外厂商合作,但因国外厂商不能将技术转移,谈判屡屡受挫。我国现有5代线等企业的技术也多从韩、日、中国台湾继承而来,京东方采用的是收购的韩国现代的技术、上广电是通过合资使用NEC的技术、龙腾是通过人员引进采用了日本和中国台湾的技术。因此,在技术引进方面,并购和人才引进是成本较低的方式,通过并购尽可能能够获得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引进日、韩、中国台湾的关键人才也是建立技术体系的关键。在引进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自主创新将可能带动我国液晶面板产业的技术突破。

    如果能在资金和技术瓶颈上有所突破,下面的问题是解决好企业发展的机制问题,这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在这方面,华为、联想、比亚迪等企业能给液晶面板企业更多的经验和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