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家对发展SNS充满期待,美国也有了SNS的成功应用,但对SNS商业模式的摸索仍在探索中。研究这一互联网经济现象,似乎并没有太多现成成果。但事实上,在社会网络方面已经有大量理论研究。对于SNS商业模式的重大创新,或许能从这些经济学和社会学理论研究成果中获得启发。
偶然从十年前一篇社会网络的研究文章中看到,米歇尔(Davern
Michael,1997)在他的文章中提到社会网络分析的四个维度,可看作社会网络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即结构要素、资源要素、规则要素和动态要素。对于SNS分析依然也是这四个要素,只是内涵不同。对这些要素的理解和应用,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是我的一些浅显分析,希望这些分析能够对SNS商业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价值。
(1)结构要素。结构要素就是指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形式与关系强度。例如,在超女粉丝群体中,处于不同结构地位的粉丝对于同伴的影响是明显不同的,使用处于网络中心地位的同伴进行超女代言产品的宣传行为的效果可能将更为显著。从结构要素看,商业模式的设计要设定不同结构地位的行为主体的不同优先级和重要度,体现社会网络的“阶级性”。
(2)资源要素。资源要素指的则是网络中流动的事物,包括能力、知识、财产、性别、宗教、个性等等。行为主体的资源既包括自身所占有的资源,也包括能够接触到的资源。SNS要鼓励不同资源的拥有、交换和转移,要建立起各项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的机制,要建立起资源交易和交换的规则。SNS的人文交流变成资源交易或者道义情感等交换,其巨大商业价值就显现出来了。
(3)规则要素。规则要素指的则是影响行为主体的的各种规则。例如,有一种规则是商业规则,大家是利益的交易关系,有一种规则是道义和情感规则,大家是以道义和情感交换的关系。不同的规则决定了不同的运行方式。不管怎么样,SNS必须有自己的规则,而这种规则的建立要体现出SNS的发展目标,例如,培育市场和立刻盈利的规则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4)动态要素。网络也总是处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之中,动态要素指的就是影响到网络形成与变化的各种机会与限制。SNS发展要把握网络成长的规律性,充分考虑网络规模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机会和限制。
没做过多深入思考,短短1个小时,我能想到的就这些,抛砖引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