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产业链的各环节相互依存也相互蚕食,消费品也不例外。产品最终将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在其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品牌制造商、渠道商等分享其中的利润,大家相互依存,来实现共赢,这是理想的状态。但是当这种均衡被打破的时候,一方依靠资源垄断来获取高附加值,而另一方面则必然来为此买单。
今天的IT消费市场环境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产品供不应求,趋向同质化,消费者有多种购买的选择。并且,消费者主要通过各种零售/直销渠道来了解和购买产品。因此,渠道因为掌控消费者资源就有更大的话语权。而另一方面,消费群体自身也趋向理性,竞争力强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也建立了忠诚度和美誉度。品牌制造商掌控制空权,而零售渠道商则掌握地面的主动权,两者之间的合作将带来双赢,但相互的利益冲突也将产生摩擦,甚至损失。
随着家乐福、国美、苏宁、沃尔玛、甚至包括淘宝等零售渠道或平台的重组与整合,其对品牌制造商的杀价能力越来越强,逐渐在与品牌制造商的博弈中获得主动,改变着整个产业链的格局。而在十几年前,零售渠道商为了能拉来大品牌的入驻,还要处处看品牌商的脸色。
有两则消息同时出现在新浪的IT频道,一则是“手机卖场暗中抵制诺基亚”,称“今年以来,目前各大手机卖场及手机代理商正形成一股暗中抵制诺基亚的潮流,起因在于诺基亚所给的利润空间太低及正在推行的渠道变革损害了代理商利益”,因为诺基亚是老大,他有这个定价权,渠道商们也只能“暗中”抵制,博弈中诺基亚占优;另一则是“国美通讯收购大连讯点”,称“07年11月挂牌成立的国美通讯公司正在上演"地毯式"扩张,继收购陕西蜂星电讯后,上周刚刚完成了对大连讯点的收购,同时进驻了华润万家华北区超市,并正在与家乐福洽谈进驻其全国门店”。家电零售渠道大亨国美全面进军手机零售业,来势凶猛,真的有一天把手机零售渠道整合在一起,那时候是谁说了算,就不得而知了。消费品市场的品牌与渠道博弈将好戏连台!不过,买方市场,不管他们输赢,受益的始终是消费者。当然,双方的合作,或许能带来三方共赢,但能做到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