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咏《水浒》108将17杨志

分类: 新稿 |
17.【青面兽】杨
志
解读: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祖籍为山西太原。年轻时曾应试过武举,官至殿帅府制使。因脸上有一块青色胎记,故绰号“青面兽”,又称杨制使。大聚义时,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上应天暗星,为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三,领正北旱寨守御副将。也许祖上的光环渐弱,庇荫已经淡化,杨志自己说他“年纪小时流落在此关西”。正因为如此,他一直勤学苦练,梦想着靠自己的的武功本事,在边庭上一刀一枪,博个封妻荫子,也为祖宗争口气,重振将门荣耀。可见最初的杨志是怀有远大抱负,而且信心满满的人。
不想命运多舛的他,连一个 殿帅府制使的官也没有做稳。那一年皇帝要盖万岁山,差十个制使官去太湖押运花石纲,结果押运行到黄河时遭遇狂风大浪打翻了船,将为皇帝搜罗的宝贝“花石纲”失陷了。这个倒霉蛋丢了花石纲官是不能做了,但也缺乏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勇气,不敢回京复命,左思右想干脆一走了之,跑到别处去避难。就在他流落关西的期间,遇到皇帝大赦免了他的罪责。于是,杨志赶紧筹备了一担钱物,想回东京去枢密院打点一下,再在官场找个出路。本来是想要再补殿帅府制使职役,可是却被高俅无情赶了出来,官复原职的希望成了泡影。杨志因此沦落成一个在东京街头“插草卖刀”的庶人。在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失落感和悲愤心情的支配下,杨志一时性起,就杀了那个为卖刀和他发生争吵的泼皮无赖牛二,这一来,那个曾经自视甚高,立志要封妻荫子,为祖宗争光添彩的杨志,进而由自由平民变成了被刺配大名府的一名“贼配军”,临行时连个送点盘缠、问候告别的亲友都没有。是高俅毁了他的前途和梦想,还落下一个带罪之身,杨志这时是彻底无望了。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因祸得福。在刺配大名府之后他的命运似乎得到柳暗花明的转寰,梁中书因赏识他的武功,将其收在门下听用。杨志毕竟不是庸碌之辈,通过演武场上与周瑾、索超的一番龙争虎斗,他很快在大名府站稳了脚跟,并被提拔为一名管军提辖使。既得梁中书的青睐,又让众军官佩服,此时的杨志可谓志得意满,如果顺风顺水,他又有可能能大展宏图了,这大概是他人生最惬意的时候。
就在这个时候他迎来了人生转折。梁中书为给其岳父蔡太师庆贺生辰,苦心孤诣地收集了价值十万贯的金珠宝贝,指明要杨志押运到东京。他如果能完成这一使命,他的前途将一片光明,享受高官厚禄,封妻荫子的愿望即可变成现实。然而,“福兮祸所倚”的道理他可能不曾想得明白。别说这十万贯生辰纲是梁中书搜刮的不义之财岂能平安无事地在人们的眼皮底下送来送去?就说这生辰纲被晁盖等七人盯上,武功力量的对比杨志丝毫不占上风,还有神机妙算的吴用在背后施展阴谋诡计,他这一趟 护宝行动失陷“生辰纲”铁定是在劫难逃了。果然,“智取生辰纲”成了梁山好汉的代表作和梁山聚义堂的奠基礼。杨志真是倒霉透顶,如果说先失“花石纲”只是丢了饭碗,还有处可逃;现在丢了“生辰纲”,就是天下再大也无他的容身之处了,到这一步,想想杨志要不是不甘心,他应该跳下黄泥岗自尽的心都有了。为求生存,将门之后的杨志最后上二龙山落草为寇了。后来三山聚义打青州,众虎同心归水泊,杨志也伙同大家一起上了梁山,与将他的人生从天上拉入地下的吴用等人称兄道弟,朝夕相处,能使他坦然相对,无怨无悔的心理依据,唯有江湖义气和识时务为俊杰的生活哲学了。
杨志作为将门之后,只挟匹夫之勇而空有报国之志,最后落得走投无路,跟着大哥鲁智深上山落草,曾经的朝廷命官居然当了土匪,他心有不甘啊!初上二龙山,继而上梁山,说得好听一点是兄弟聚义,其实也就是避避风头。尤其是归顺梁山,谁知道他经受了多少心灵纠葛和人神交战, 正是吴用那帮人智刼生辰纲才害得他走投无路的,岂能真心实意和他们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因此,杨志应该是宋江招安派最忠实的支持者,接受招安以后就可以洗脱之前的罪名,若能将功抵过还可以加官晋爵。以他扎实的武功封一个将军,在边关前线带兵作战,他也可以像祖辈那样报国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杨志正是抱着光宗耀祖、报效朝廷的梦想,跟随宋江的队伍去南方远征方腊。
然而,这个命运一波三折的倒霉蛋,最后也没有得遂心愿,他刚刚过了长江就被病魔一掌打翻,不能随军出征,只能寄留在丹徒县,不久就一命呜呼客死异乡。他那纠结一生的的远大抱负瞬间都随雨打风吹去,虽然皇上开恩给他追封了一个忠武郎,可那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杨志作为出身显贵的梁山好汉,经过“失意—得志—幻灭”三部曲,完成了一种典型的悲剧人生!
出身侯府武功强,流落江湖失两纲。
报国无门愁日月,上山有路恨风霜。
一夫之勇不争气,三圣临轩共仰光。
千里迢迢离故土,时乖运蹇葬他乡。
前一篇:诗咏《水浒》108将18徐宁
后一篇:诗咏《水浒》108将16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