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十九世纪农村风景画再欣赏

标签:
图片文化 |
分类: 读书生活 |
弗兰的收割
我觉得,任何艺术作品只要表现了真,善,美,能给人以美的,艺术的感染力,还达到了艺术的极至.就应该承认它的艺术成就.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在电脑里什么字体没有?可是,我们不是还要去学王羲之,颜鲁公,国画还要学宋,元吗?
有人说:作品的灵魂是内容,是思想,这并不错,但是,关于这个作品内容与形式谁更重要的问题,其实是个十分古老的命题,多数作者与观众认为作品要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意义与教育意义,但是,自从19世纪印象派以后,许多美术作品已经不再那么特别重视内容,19世纪美学家格林博格甚至提出了“形式就是内容”。所以,现在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许多人早已没有了兴趣,你说毕加索、康定斯基的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一张普通的人像写生,技巧很高,没有什么内容,那么它的形式,技巧就是它的“灵魂”!
阿图瓦的冬夜埃米尔.布雷东
冰天雪地里,只有家是最温暖的.尽管这个家是很简陋的.这幅画把冰天雪地的气氛画的非常到位,看了这张画,我们似乎有赶快敲开农舍,请求去屋里烤一下手的欲望!
画中教堂尖顶上面就是光辉灿烂的天空,作者似乎在告诉人们:神的天国才是我们最美好的家!这幅画倒确实可以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的.尽管作者自己不一定有评论家想象的那么多。
他是法国19世纪的杰出的大师之一
莫雷附近的杨树林荫道
他也是印象派的大师之一
农妇芒达.拉梅特里
在这些对景写生,然后进行加工的作品里,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们对构图并不是刻意去经营的.整个画面只要能取得均衡,既统一又有对比就可以了,对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也无所谓,他们只对真实的,能打动他们的景物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欣赏这样的作品时,主要的是欣赏画的形式,也就是要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诸如形,光,色:真实感,空间感,意境,情趣等方面去欣赏,才能得到美的享受.
看那个妇女的一双手,吸引了许多观众的注意。此画曾在国内展出,当时国内许多美术院校派出了骨干教师去临摹。其中有一位老师后来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让我去临摹这张画,天哪!这是一双真的手呵!真实地放在我的面前,叫我怎么去临啊?
后来经过翻阅大量资料才知道此画的绘制过程和现代的直接画法完全不同。步骤是:先在画布上用颜料画一张精细的素描,然后用细沙纸把颜料磨平打光。再用油蘸颜料一遍遍地罩色上去,最后达到像现代的照片一样的效果。所以这样的画法在展览厅里是没有办法临摹出来的。
他是法国最杰出的名画家之一
收获的报酬
此画是有主题内容的一幅画,画面很大.表现了当时农民的艰苦生活.其写实的功力的确很让人佩服。
看管得很好的奶牛
这幅画有点爱情的意思.在构图上,近处的姑娘与牛与远处骑牛的小伙子起到了呼应与均衡的作用.画得很细腻.真实感非常强.整个画面用了各种不同的绿色,给人以青春萌发的感觉。
角斗
此画的真实感也使观众非常感兴趣.连那条白牛的蹄印在泥上的痕迹都画的很生动。
从以上的介绍里.我们可以看到,欣赏一幅画的时候,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并不一定要把内容和主题放在第一位,虽然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但既经形成的美的形式,又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人们在欣赏中,往往也会撇开内容,把自己的注意力倾注在完美的形式上。
朝拜贝诺代的圣母象像让.欧仁.比朗
此画是我第一次看到的疑为真人的画像.我在人头攒动的展厅里,远远的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居然对旁边的朋友说,你看!那里怎么有两个老外站在那里!?朋友也傻了,说:是啊,怎么还有两个真人站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