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人谦虚好学的精神

(2008-09-16 19:25:09)
标签:

杂谈

日本

绘画

开放

引进

学习

                 日本人谦虚好学的精神

    我曾经读到过冯远的一篇论述日本绘画的文章,其中评论日本的虚心向别国学习的精神十分精辟:不难想象,日本民族当年学习古代中国文化是抱着如何心悦诚服的热情,他们谦逊地认为“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日本文化”,“中国绘画是日本画的母体”,等等。同样,在学习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西方现代文化艺术方面也表现出了谦虚好学精神。他们在引进西方现代艺术方面比中国早了三四十年,与欧洲的接触历史甚至可以上溯到16世纪,就连本世纪初中国接受西方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还是通过日本转口的。也许与中国文化相比较日本本土文化属于庶系旁出的缘故,因此日本人虽曾十二分景仰诚服中国文化,却没有像中国人那样割舍不断的“恋母情结”。同样,现代西文化在日本人眼中也仅是“器”、“用”关系。艺术毕竟是一种形而上精神性占主体地位的文化行为,而技艺、材质乃至外在形式都是可变异的表象。日本绘画这只“朝秦暮楚”的小鸟,曾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树上支起了巢,又在西方现代文化的大树上筑起了窝。它尽享了两株大树所赋予的福惠,却通过自身的遗传基因孵化出了属于自己的后代——现代日本画。这三重因素嫁接而成的果实必然是日本的,也是现实的。现今它早已子息繁衍、家族兴旺令东方和西方刮目相看了。 
    日本善于吸收,又善于改造人类有价值的文明为己有。对于一切外来的文化抱着坦诚、好学的热情,“对世界上新鲜的东西,总要好奇地拿来研究一番”,改装一番,革新一番。其肠胃卓越的消化功能似乎足以同化世界上任何先进的文化与科技。四面环海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有限的岛国环境迫使它们必须持开放兼取的姿态,背对背站成一圈,依靠内部的团结顽强奋斗以图存求生。诚如一位日本财阀所云:“……开放和引进如同日本的经济与外界血脉流通,一旦列强关闭了‘资源’血脉管道,日本就活不下去。”可以说,学习他人以自强的忧患意识缠绕者世世代代的日本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人体之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