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丽江】看五月麦浪如何锋芒毕露

标签:
云南丽江拉市海背包客麦浪旅游摄影图片校园博客杂谈 |
分类: 行走系列 |
在我的记忆里,一直存在着一个错误性的常识,北吃小麦,南食水稻,这种固有思维加上秦岭淮河的南北分界,我一直觉得南方是不存在小麦田的,既然南方人人人都爱大米,那为什么还要花时间种小麦呢?作为一个南方人,我感到很惭愧,我没见过小麦也情有可原,成熟的水稻田我基本上也是很少接触的,这两种农作物我没有从外表进行过直接的对比,不过,水稻的生长环境还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那浅浅的田埂倾注了淡淡的灌溉水,那便是水稻。不知道这种成熟饱满的颗粒为何对人有着这么强烈的吸引力,人的欲望是很挑剔的,不论是水稻还是小麦,却神乎其神的俘虏着人的方方面面,物质上满足人的食欲,精神上给予人向上的生生不息。
小麦经常给人以错觉,就拿总产量来说吧,全世界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是什么?不是小麦,不是稻米,是玉米,而小麦力压稻米成为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让很多人恍然大悟的。禾本科植物应该都能给人以飘忽不定的神秘感,芦苇是这样的,水稻是这样的,小麦也是这样的,三种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演绎着性格迥然的自然风采:芦苇气胸宽泛,豪迈大度;水稻含蓄委婉,小家碧玉;小麦柔中带刚,挺拔干劲... ...
曾经我在水草丰茂的太湖之滨看到诸多的情侣身着洁白独特的婚纱穿梭于左右摇摆的芦苇群中,那种若隐若现的错落表边上看起来零散,但人的内心是幸福甜蜜的,身为旁观者和陪衬的芦苇应该也会默默为这些新人送上最美的祝福。与水稻同幸福的婚姻我还是很少耳闻的,麦田里的浪漫牵手似乎慢慢的成为了新婚夫妇见证隽永爱情的福地,亲身感受在麦浪里欢歌笑语,包你能被这片规整的麦田倾倒,痴醉。也只有这样,你方能感悟针尖对麦芒的俗语生动。
云南的小麦是幸运的,地理位置的优势让她们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在神秘的云贵高原,她们安静的吸收着天地之灵气,所以她们变得坚挺,饱满,安逸的成长环境令其精神状态极佳。她们很乐意接受游客相机的咔嚓声,随着风而舞动,自由的摆出各种风姿卓越的造型。相比现在活跃在各大荧屏的娱乐炒作,着实养眼,没有装扮,没有虚假,没有娇柔,静静的群体而立。在过半个来月,这些冬小麦应该要被收割了。原来我就说过,我是非常痴情于面包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没当天清晨起来泡好一杯奶茶,嘴里细细咀嚼着夹杂着麦麸的土司面包,我会想到在丽江的这片景致。看过丽江各大酒吧和民居,门外不约而同的道出了各自的特点,发呆也成为在丽江最幸福的时光打发方式,现在才慢慢的发现,原来发呆不仅仅适合在丽江,那些曾经印刻的脑海里的山山静静或许也会成为早餐时间或午夜长眠前的美好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