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冯小刚炮轰屌丝背后的是与非

(2013-03-01 08:45:04)
标签:

杂谈

冯小刚

观点

新闻

屌丝

分类: 《随心录》文集

一直对“屌”这字不太苟同,总感觉带有淫色的味道,还带有玩世不恭的表情。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一夜之间就卷起了“屌”字风潮,创造了一个“屌丝”的新文化现象,言爱提“屌丝”,文喜用“屌丝”,似乎不是“屌丝”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称“屌丝”就不代表民意。网络的文字或者是热点,经常是昙花一现,象忽然而来的洪水,来得凶猛,去得也迅速,除非造成洪捞灾害,否则只是过眼烟云的多,很少有能记忆永恒的,更别说流芳万古了,所以,对“屌丝”的兴趣,实在没怎么提起。冯小刚对“屌丝”的炮轰,掀起了风浪,一是遭到了“屌丝”们的凶狠抨击,二是引起了各个群体对“屌丝”的不同的解读,自然也就促使原本对“屌丝”不怎么上心的一些人对这词的开始关注。

其实在山西、湖南、江苏等省份某些地方方言,就有“屌丝”这词的使用,基本的意思要么是丢三落四、要么就不是什么好事情。“屌丝”在网络兴起,最早来源于网友对“李毅吧”球迷的恶搞称谓,有嘲讽之意,但却被李毅吧的球迷“发扬光大”,由嘲讽变为自嘲。网络上最早出现屌丝首发贴,来自于网友“天下猛将数华雄”,“屌丝”们自我评价为“穷、臭、矮、锉”,和“高富帅”形成鲜明对比,慢慢演变成对于当下一个特定青年群体的描写,他们出身卑微、相貌平凡,却又有抱负,“经常到网上侃历史和政治,仿佛自己是学者”。他们缺乏行动力,敢想却不敢做;他们虚荣又故作清高;害羞却又自作多情;他们自卑自贱却又自以为是。他们善良,但对别人的成功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别人的批评和意见也没有冷静而正确的理解,渴望成功,却没有勇气克服困难去努力,更多时候,他们选择沉默,但是,也许哪一天,受够了的他们会在沉默中爆发也未可知,当然这样的爆发,力量也一定是惊人的。总之,他们的性格充满了矛盾。“屌丝”一词,遂成为一个带有自嘲,而又有些“嘲他”的中性词。

  冯小刚跑轰“屌丝”,就其本意来看,与其说是对“屌丝”这词的否定,或者说是对“屌丝”们的否定,不如说是对当前的文化现象的一种质疑,甚至可以说是对隐含在文化现象背后的价值标准的一种否定。无论冯小刚的观点正确与否,或者说“屌丝”的含义积极与否,就此次跑轰行为以及由此带来的交锋,有几个问题是需要正视和深入思考的。

第一个问题,“屌丝”一词用作特类群体象征意味着什么?无论从辞源还是字义来看,“屌丝”这个词都和性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与消极萎靡有隐约的关联,网民也好,年轻一代也好,用这个词来当作自身的称谓,本身就怀有着对社会问题充满情绪,对自身生存状况极度不满意,对人生前途极度悲观的情绪,通过对自身的最卑贱的自嘲来倾泄心态的失衡和无助。这既是网络时代情绪化心理的一种典型特点,更是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的突出衍生物。因此,“屌丝”的出现和成群,是必然的。但是,并不是必须的。几年出现的“草根”一词,用于象征平民阶层,很形象也很贴切,更主要的是也很中和,很中义,不会和性、色、淫、贱这些字眼有任何的意义上的瓜葛,这体现的是一种理智和客观的心态。事实上,自身的现状是否真的已经到了十八层地狱的黑暗了?社会问题是否真的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状况了?人生是否已经到了绝望的深渊了?这都是需要理智和客观的判定的。用最卑贱的词语来对现状和自身进行自嘲,要么是出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要么是出于得过且过的愤懑,这和社会群体对于社会现状过度悲观绝望有直接的关系,是部分社会群体,尤其是年轻一代人过度解读和渲染社会问题,或者被社会问题过度影响所做出的过激的反应,与幽默和超脱似乎并没有鲜明的关系。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社会群体在对社会现状和自身现状的分析和研判上出现了严重的消沉倾向?一方面必须承认社会问题的确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甚至已经考验社会承受的临界点,另一方面,还必须承认,单纯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带来社会民众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的同步发展,甚至可能带来世界观的迷失和混沌。

第二个问题,“屌丝”们对冯小刚的群起围攻说明什么?现在凡是出言不慎,无意中冒犯,都有可能导致网络群体剥夺民主式的暴力围攻,从而引发网络颠覆事件。冯小刚向来是以言所不忌出名的,已经颇有资深老江湖的气概,所以也就敢说敢做,但是依旧受到了严厉的围攻。既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应该允许任何人有不一样的观点,既然是严格意义上的“屌丝”,就应该有无所畏惧、闲然视之的胸度,来听取别人的批评和分析。可是,网络最典型的弱点,就是高举自由民主的旗号来剥夺别人的言语权,一旦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那么就连起码的辩白权利和解释权利也荡然无存,你的任何言语只能成为不断攻击的新的依据。话语权决定了胜负,这里面存在着两个本质,一个是在貌似强大自信的心理背后,其实是心理更加的脆弱,对失败、批评、困难、漠视等的承受能力不堪一击,二是在貌似公平公正的氛围背后,其实是更加自私、独裁和专断,公平公正只是维护自己利益的一个幌子。我们呼唤民众参与构建公平公正的民主环境,鼓励民众自由反映民意,积极建言献策,因此积极营造民意交流互动的平台,推动网络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网络硬件发展的同时,如果缺乏管控机制的配套建设,缺乏支撑网络平台建设的文化和精神内核的同步建设,那么培养出来的民主不是科学的客观的民主,而是无立场无原则的功利性伪民主。冯小刚的观点固然有刺耳的成分,但是如果冷静想想,也不是一文不值甚至毫无道理,再自嘲,也无需把自己贬得很淫贱;或许还可以用更合适词语来替换之,或者说我们是否可以调整一下过于自感卑贱的心态,以略积极的态度来自我审视呢?

第三个问题,媒体对于“屌丝”现象应该关注什么?媒体现在也成为一把双刃剑,数量太多,种类太多,这固然可以视为开放民主的一个表现形式,但是也隐含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首先是媒体工作者的新闻责任感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媒体多元化急速扩张的现状下,媒体工作者的准入门槛有所放低,非专业人员和未经专业培训人员进入媒体的比例有显著的加大,因此,新闻产品和媒体成果的质量自然难以确保;其次是媒体的商业化运作和功利化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体的立场的公允性和客观性,使媒体在某些时候成为了可以被舆论利用的武器和把手;第三是在社会民主素质还有待提高的历史时期里,民粹主义很容易变成群粹主义,通过部分群体有目的运作,主导媒体甚至隐性占领媒体的言语平台,从而实行其深远的战略目标。因此,对媒体的管理是必须的,对媒体工作者的约束是必要的,对媒体言论立场的主导是应该的。“屌丝”其实从严格的意义来说,不是一个群体,起码不是一个有组织和意图的群体,只是代表了某种观点,或者说只是一个观点群,一种意识流;并不是政府的反对力量,也不是社会的摧毁势力。所以,媒体要做的应该是关注这种意识流所隐含的深层的含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思路,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发现问题,承担起建设和宣传积极和正面的主流价值体系的责任和义务,成为引导民众走出迷茫、重振信心的宣传车;而不是唯恐天下不热闹、推波助澜、放弃底线和原则,为了博取眼球和利益而成为民粹主义的大炮。如果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也把自己变成了“屌丝”,那么就应验了一句话,没有底线就无敌了。

第四个问题,如何解决“屌丝”和“高富帅”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对于“屌丝”过分指责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公平的,因为的确存在着来历不明的“高富帅”在强化其着失衡的心理;对冯小刚过分围攻也是不理智的,因为我们确实过于消沉和低迷了。一切的问题都源于缺乏一个公平的社会机制,使“高富帅”和“屌丝”在竞争的起点上和过程中出现了不断加大的差距,这个差距仅仅依靠精神的力量是难以弥补的,也不是能凭空就能建立起积极正面的价值体系的。要解决这个矛盾,现在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社会机制的问题,还有很多因为机制不健全而累积下来的负面惯性问题需要面对,比如文化的落后、物质的鸿沟、观念的狭隘、道德的滑坡、价值的混乱、法制的淡薄、心理的阴暗、性格的偏激、思想的自私等等,这些惯性因机制的缺陷而来,又加大了机制的缺陷,使整个社会呈现一种看似繁荣但是无序的困境。逐步构建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机制,包括财富获取机制、权利维护机制、生存保障机制和发展竞争机制等是首要的工作,同时要实施的还有如下的战略,比如弘扬和发展积极的主流文化战略、建设和完善严密的法律制度战略、树立和宣传社会主义文明道德战略、重构主流价值体系战略、建立和保障社会帮扶机制战略、深化和强化心理救助机制建设战略等,这些战略不是孤立而行的,必须互相衔接、配套、补充和促进,使社会公平机制在构建和运行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物质、精神和制度的基础,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未来的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努力实现社会的共同富裕、和谐发展和民族复兴。

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有“屌丝”的气质,但是我们还是觉得,与其坐享“屌丝”的“荣光”,不如抖擞精神,努力完成人生真正意义上的“高富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