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

(2012-06-23 21:19:32)
标签:

杂谈

观点

教育

招生

高考

分类: 《工作的风向》文集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我省首次举行高招咨询会,这种形式对于拉近考生和学校的距离,对于让考生和家长更加了解招生工作,对于考生准确地填报高考志愿,其实是好处不少的。有些事情,我们如果总是必要瞻前顾后,如果放大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就不可能做成,比如老去担心组织不好被人抱怨,老去顾虑考生和学校接近会不可把握,老去害怕媒体会揪辫子,结果,永远是不能有首次。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事实证明了,无论是媒体也好,考生也好,学校也好,都非常希望找到一个平台,加深了解和沟通。由考试部门主办,个别高校承办,主要媒体协办,就把各方面都兼顾了。从咨询会场的人山人海来看,从学校、考生和媒体的正面反应来看,其实,我们应该感到石头落地,并且应该感到高兴。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首次举办,自然还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总有考虑到周全的地方,还有影响力还有待深化。参加学校的数量还有待争取,参加考生还需要多层次吸引。这需要从实践中总结出来。比如在公布分数之后举办,邀请各批次的学校参加,把时间合理分配,允许学校自我发挥,等等,都是总结出来下次举办的时候的好思路和好想法。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分数公布之后举办,考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到线段内的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咨询;邀请各批次学校参加,就为不同批次的考生提供了咨询的基础;本科一批二批合为一类,本科三批和专科合为一类,有序地错开时间,就有利于不同的学生有目的性地参加不同的咨询;允许学校自由发挥,学校就可以以更加自由和丰富的形式展示校园文化,以促进学生对本学校的了解。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网上录取之后,招生录取工作实现了相对的公平公正,但是学校和考生、招生部门之间的沟通了解,就相对的单薄了。很多学生是通过网络对学校进行概念的浏览,学校对考生更是一无所知,因此,包括考生的心理、性格、特点等元素,都是在学生到校之后才恍然大悟的。学生选择专业,也是按照志愿指南的上机械选择,没有太大的弹性和自我考虑。程序化在规范严密上有独特的作用,但在多元化和人性化上也存在短腿。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
更重要的是,由于严格的程序化,分数至上的理念已经被运用到了极限,分数变成了唯一的硬道理,一分之差就有可能失之千里。于是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名校之间为了比录取分数争得你死我活,因为分数已经成为了名校内部招生效绩考核的标准,二是低端学校之间为了生源恶性竞争,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却依旧无法越过程序得到足够的生源。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按照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是今后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方向。实现多元录取,就必须改变唯分数论的基本前提,但是,如何进行多元录取,不是一语可为的事情。既要有科学合理的办法,也要依靠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更主要的是,学校和考生之间必须构建直接和直观的面对面的互动桥梁,不让考生和学校面对面,多元录取只能是回到程序化的轨道。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多元录取一个最主要的形式是自主招生,赋予学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这就存在一个前提,学校必须深刻了解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心理、形象、性格等等因素,学生也必须详细了解学校的水平、环境、优势、专业以及教师的精神面貌等特征。只有在双方都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的招生录取,才是最适合考生成长和学校培养的招生录取,背对背进行拉郎配的招生录取,需要融入更多的沟通信任元素。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但是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制度缺陷和人情压力的现状下,程序化有时候可以避免很多影响公平公正的隐患,面对面也容易让外界更多想象的空间,这恐怕也是招生管理部门所真正顾虑的内因。事实上,在当前的招生体制下,在社会广泛的关注下,在多方面的共同监督下,招生录取比起十年前,已经无比的公平公正了。但是,招生录取应该不仅仅是公平公正一个原则能概括的,还更要兼顾考生和学校多元选择的需要,只有选拔到最合适的人学习最合适的专业,才能人尽其才,这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我们的基础教育水平相比国外,并不见低,我们弱就弱在高等教育上。高校培养出的是一个模板里出来的人,这才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所以,只有发挥人的优势和潜力,因材施教,才是高等教育最好的模式。那么,增进了解,知其才而教之,十分必要了。招生咨询会其实并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起码,是迈出沟通和了解的一个步伐,是调整程序化录取缺陷的一个尝试的补充办法,学校若想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展示自己的校园文化和特色,就需要各显神通了。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 今后在推进自主招生、多元录取的过程中,自然少不了各种各样的面对面的形式,招生咨询会只是一个平台,但不是内容,内容的深化和拓展需要招生部门、高校之间加强沟通研究共同挖掘。但是,由招生部门牵头组织咨询会,一是可以彰显政府主导管理的优势,二是增强多方互相信任的力量,三是可以体现执政为民落到实处,四是可以避免其他的不规范群体和活动的混淆。事实上,考生和社会,对于招生部门提供这种平台的呼声,还是很强烈的。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每年的考生和家长都是新人,都会高考之后的招生录取工作一窍不通,都无比渴望了解如何准确填报志愿,被合适的学校录取,因此,也都象热锅上的蚂蚁。各种填报志愿的讲座也是层出不穷,也经常是座无虚席。问题在于,真正能给考生进行专业化和精确讲解的机构和人员,并不太多,搞不好会误人子弟。既然是招生考试管理部门,利用完整的知识和人才的优势,给考生和家长进行讲解答疑,避免走近误区,不仅必要,其实也是考生和家长的内在愿望。

高校招生咨询会上全是渴望的眼睛
综合性的招生咨询会,不仅有高校参加,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演示、宣传、指导,不仅展示了校园文化,还促进了考生和学校各取所需,应该成为招生考试部门今后一种常态的工作。招生考试工作如何超越单纯的机械化、程序化模式,从而为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基础教育的优化发展、考生的人生选择提供深层次和多元化的服务,并且成为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指挥棒,这才是我们应该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