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年才俊论今朝

(2011-02-14 08:59:42)
标签:

杂谈

经济

同学

情感

友谊

观点

大学

生活

分类: 《随心录》文集

    前天晚上,被一个当年外贸系统的经理叫去吃饭,说有个小范围集会.一到,都是当年十分熟悉的面孔,1993到1994年间,海南省组织一部分外贸系统的业务骨干,相当一部分是外贸企业的部门经理,还有海关\地方外贸局等的管理人员,到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强化英语学习,我作为主管部门外贸厅业务处的管理人员,被任命为学习班的班长,带着着十多人一起到北京参加学习.当时的外贸进出口形势非常的好,我省的外贸进出口总额逐年翻升,大家都充满激情,十分珍惜这年的学习机会.在校期间,关起门来,和全国的同行同学,接受了专业学校的专业强化学习,英语口语和听力突飞猛进,至今,我都还保留着当年强化的效果,经常收听英语节目,基本上没有大丢英语.那是个激情的年代,不仅业务充满振奋,对学习充满进取,对学校生活也充满激情.由于是参加工作的人员,特别是当时比较热门行业的中层人员,大家进校园十分受在校女生的青睐,很多女生还主动请求帮助我们一对一的家教,一是收入可观,二是可是趁机认识这些相对成熟的男士.那时候,校园生活是丰富和有趣的,结业后,还促成了好几对金玉良缘.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居然有人招集大家在一起聚会,十分的不易.这十多年来,外贸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特别是入关后,我国很多外贸企业失去了原有的本土保护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退出了搏弈.海南的情况更糟糕,由于我省的进出口基地建设一直比较滞后,地产品的出口规模很小,外贸企业主要是借助我省注册\外汇\退税等政策优势,通过在我省报关出口和进口,靠赚取政策性利润来运做业务的,优势一旦失去,加上当时的外贸主管部门过于想摔包袱,急匆匆地对我省的外贸企业进行买断改制,海南的外贸在一夜间就销声匿迹了.这些经理人处在十字路口,有的最终转了行,转行后有的淹没在汪洋中,有的居然扭转乾坤,成为了大老板;还有的没有转行,而是把公司直接搬到外省去,跟外省企业一起共命运.岁月转眼烟云,见面时,每个人都已经不再是年轻气盛满脸春光,更多的是岁月沧桑和艰苦奋斗煎熬出的满脸皱纹和成熟稳重.

   寒暄是很少的,毕竟当年都是兄弟.很快大家就进入了主题,讲起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和问题,听着这些战斗在经济最前沿的勇士们的分析,本来就是学经济出身,并在经济部门长期工作过的我,忽然觉得,如果能够给我一桶金,我依旧想把它生成金山,这种欲望又油然而生.大家对经济形势是十分忧虑的,不仅是对经济形势表象的忧虑,更多是对造成经济形势的一些内在因素的忧虑.综合所聊,大家有这么些共识:第一,中国当前的进出口企业环境很不乐观,美元汇率的慢火式下跌,使企业的出口成本不断的加大,很可能使很多左右为难犹豫不决的企业忽然倒闭,现在很多企业出口是没有赢利空间的,唯一依靠的是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扶持,而这些扶持迟早是会停止的,因此,企业的倒闭风潮还没有到来,但很快会来.第二,现在的国家税收政策过严,有点苛捐杂税的味道,但国家收取的这些名目繁多的税收后,返还民众或者是税收载体企业的幅度很小,国家似乎有变成靠政策参与瓜分经济成果的嫌疑.第三,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不是靠税收政策能解决的,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市场供给和消费心理,建造大量的廉租房是必要的,但地方政府并不会愿意做,因为这无疑是增加了地方的财政压力,缩小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收入,另外是老百姓也未必能改变观念,占房为有,租房为无的观念如果改变不了,可能会使此项工作流于口号.第四,当前,很多制造业企业实际上是维持一个空壳在运转,企业热钱不再投入原有产品的再生产,而是转向投机领域,比如虚拟资产,也比如房地产,如果不能对产能过剩产生的沉淀进行疏导,不能把热钱引导到合理的投资方向,通货膨胀的根基不会动摇.第五,企业品牌十分重要,但中国在品牌战略上,更多是自毁长城.本来是奶制品的生产基地,却变成了全民不敢吃国产奶,本来是国产车的巨大市场,却长期以来还无法培育出与日本车抗衡的品牌,中国造假的低成本,是制约中国产品走出夹缝的重要因素.第六,中国还必须在国际市场上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本来是最大的钢铁进口国,最大的稀土出口国,可是我们既在进口价格上又在出口价格上都没有话语权,期货价格已经被国际集团所控制,我们只能被动地跟着价格走,这是纯粹市场意识的结果,市场问题并不是完全应该由市场来解决的,我们还是没意识到这点.第七,中国当前的就业形势严峻,原因固然很多,最主要的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已经过去,现在已经进入了经济稳定或者说消退期,这和巨量的人口形成必然不断加大的缺口.如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应该比拼命扩大再生产更能消除就业的心理压力和实际压力.

    大家普遍认为,很多问题,可能不是决策者不知道,更可能的是,由于制度和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勇气去触动既得利益,或者是没有办法去改变现实的链条,只好舍近求远了.

    随心所欲的交流,有时候很令人舒畅,但也令人凝重,因为,都是经过了风吹雨打的磨练的人,都曾经是当年的精英才俊,如今思考的东西,更令我们感受到凉入骨髓的忧虑.但是,路还是要走,生活还要继续,奋斗还要坚持,我们还需要携起手来,为当年那一段缘分和梦想,勇往直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