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就“客观需要与主观想要”谈看法并回复网友

(2011-10-13 11:51:30)
标签:

杂谈

                  就“客观需要与主观想要”谈看法并回复网友

 

    在我的博客留言上,一位博友问我:“不知博主关于这个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应该怎么理解,需要不应都是主观的么”?

    我琢磨了一下,回复说:

    关于“客观需要和主观想要应该怎么理解”?我现在的看法是这样的:在观念意识层面(意识阈限以上的浮出水面的)是有分别的,这就看主观的想要与外部的客观实际在确定的对象关系中是不是相符合、与主体自身的实际是不是相符合。倘若能以科学的认知为前提,又以合理的价值观为判断的依据,同自己作为主体的身心主体和能力相符,能满足主体自身的需要,我们就说是主观想要符合主体自身的客观需要。主观上的想要不符合主体自身的客观需要,如眼大肚子小,要的吃不了,就是一例。再如,我们去商店时间匆忙买回来的东西,回来细细琢磨自身的客观需要与之不相符合去退货,要么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要么不合身,要么没有支付能力,有更需要用钱的地方,这又是一例。

    上面提到以“以合理的价值观为判断的依据”,是指我们自己在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习染中得来的,并一贯遵循的价值评价尺度或标准(即一个人内在确定的信念、理想和信仰为自身立法并充当价值评价的尺度、标准)换句话说,以合理的价值判断的尺度、标准为依据。

    但是,在心理层面(含意识阈限以上的浮出水面的,还有水面以下潜意识和无意识),客观的需要与主观的想要又是一体两面的,是同一个东西。主观想要的与自己的客观心理现实不管符合还是不符合,都是自己的客观心理现实。比方说,主观上想要的东西,因为心理阻抗,发生了扭曲,会以改头换面的方式表达潜在的无意识欲望。又因为扭曲、因为交织缠绕或纠结,这就很容易发生误认。需要借助于分析师、治疗师心理学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去辨别和确认。

    如此说来,常常在我们心里纠缠不清的东西,有观念意识层面的,同时又有心理层面的。当然,心理学家更侧重于捕捉心理层面的需要或欲望,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观念层面的东西不可忽略,尤其是在感觉、知觉、认知(事实认知与价值判断)统合基础之上的洞察力-逻辑(或视觉逻辑),还有更高层面的灵性状态,不容忽视。

    本人认为倒腾清楚这个问题,对认识解读自己或者真正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很重要。又觉得说得还是不很清楚,偏理论了,术语太多。愿意借这块宝地和群内朋友们交流,希望朋友参与讨论,并以实例说明我的解释的正误,不甚感激。我今天晚上有课,9点以前的时间不能参与讨论。

 

四川-唐溢敏(794889034)回复说:

    人的主观需要要符合客观的需要!1000个人就有1000个人的价值观。人的主观需要或是意识容易扭曲或有偏差。

    抑郁症患者的主观意识很多就是与客观现实是脱了节的!沉浸在个人的歪曲意识里,看世界是灰暗的。

    意识和心理是不同的。意识靠大脑思维,易与客观现实不符,心理需要是真实的。纠正意识的偏差,与客观现实需要和心理需要相符。

    意识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那才是真实客观的。错误的认知真的会欺骗自己。通心黄金三要件的首条就是清晰自己,而不是欺骗自己。

 

北京-施泓宇(783644897)回复说:

    O(∩_∩)O~我认为观念和心理很难真正分割开的,分割开了,观念就很难稳固,心理也很难真正提高了。就像王老师之前跟我说的,心理的调整也需要意识层次的认识。

 

本人回复北京-施泓宇、四川-唐溢敏:

    属于心理层面有压力需要释放,有深层心理情感纠结,需要体验和面对,建议可以去找许金声老师上工作坊,亲自体验感受一下,属于认识层面的事实认知与价值判断,我们可以在这里多交流。条条大路通罗马,一定要自己选准。

 

北京-施泓宇(783644897)回复说:

    我觉得,真正的大智慧是:清楚地知道需要和想要的差距,在满足客观需要的基础上去追求想要的东西,进一步把想要的转化成客观需要的

 

北京-李超(252355585)回复说:

    我想要一栋别墅,一辆跑车, 他会转化为 我的 客观需要么?

 

北京-施泓宇(783644897) 20:31:21

    这涉及到一个转化路径的问题,实现这种转化必须有像王老师说的“合理的价值判断的尺度、标准”,必须是落到现实的,如果你客观估量了自己的能力水平及可成长的空间,然后按照可实现的道路一步一步去努力,那别墅、跑车都会成为客观需要的。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习惯了住在敞快的乡野,习惯了脚踏泥土,对他来说,别墅、跑车只是有钱人的怪玩意,他是绝不会把别墅、跑车当做客观需要的,但是对某些电影明星来说,别墅、跑车是圈子里的一种身份象征,没有这些,可能对觉得丢面,那别墅、跑车对他而言就是客观需要了。

   换句话说,如果农民的身份和心理等转化成了明星,那别墅、跑车自然就是他的客观需要了。

 

本人现在补充回复北京-李超:

    “我想要一栋别墅,一辆跑车,他会转化为我的客观需要么?”那就提升主体自身的能力、调整自己的人格心态、锻炼出健康的体魄,朝着身心灵大健康的轨道迈进吧!我在跟一位朋友在飞信里聊天结合自己的体验说:“一定要尽快找准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这个兴趣再扩展一步,得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挂钩,当产生使命感,愿意为之献身时,自然就会产生充实感、有自信、有力量、甚至是与面对的对象(人或物)总会产生愉悦感”。您很年轻,头脑敏锐,有自己的独特人生体验,比我占很多优势,“想要一栋别墅,一辆跑车”这只是自我实现的阶段性具体目标,无可厚非,相信不远的将来会成为现实。供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