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收获感想选登(3)
(2006-11-06 15:38:29)
信仰与宗教
谈到人的精神追求,真理、信仰、理想、宗教这几个词可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它们是否说的同一件事,譬如说,同一个精神目标,理性称它是真理,意志称它是信仰,情感称它是理想?或者,正因为理性、意志、情感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它们说的是不同的事,彼此往往还会发生冲突?也许这两种可能都存在。比较清楚的是,在今天,所谓绝对真理、统一信仰、最高理想的存在已经受到普遍怀疑,精神追求越来越成为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了。正因为此,我们才有可能来诚实地探讨真理、信仰、理想的问题。
现在,我就说说自己对信仰和宗教的理解。我觉得,信仰和宗教不是同一个问题,他们应该被分开。
信仰是人们心目中占统摄地位的最高的信念,是人们对其认定体现着最高生活价值的某种对象(或精神实在)的始终不移的信赖和执著不渝的追求。信仰是指精神信仰。从心理层面说:人从母腹这个全有的世界被抛入陌生的具有压力的现实界,就开始寻找依赖和委身的对象。在镜像阶段就开始了认同与替代。从观念层面说:人或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作为每个个体在生活中总有自己要面对的而又解决不了的问题与冲突,总要面对生存的压力和死亡的恐惧。而个体的人作为有限的生命存在,总是以理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对无限的宇宙奥秘(理性本身的根据的无限性)进行追问,以至终极关切、终极关怀。一般来讲,人活着需要精神信仰。从哲学意义上讲,信仰实际上就是人在精神上的一种终极关怀。这是因为,人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以后,发现人和动物、虫子和草一样,都要死,而且一旦死亡就再也不会返回人世间。于是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我从哪里来,最终到哪里去”?这些人们寻找并要求给出答案的。一般的答案是要解决面对死亡的问题和活着的意义。那么解决这个问题,让人能够平静面对人生和死亡,就是精神上终极关怀问题。
信仰是人在生活中采取的一个态度,而宗教呢,则是人类社会化的产物。
我觉得,宗教更多的只是人类在认识到自身力量薄弱的基础上而找到的精神寄托。宗教提出了解决人的精神上的终极关怀问题的方法。当然不同的宗教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无论什么宗教,其实质就是告诉人如何面对人生的意义和死亡。宗教信仰本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把这个问题稍微展开一点说,不同的宗教给出不同的方法,比如,基督教认为人生带有原罪,人活着是为了赎罪,死后经上帝审判,赎了罪就可以上天堂。佛教认为人生是苦,生死轮回是苦,只有实现涅磐,脱离生死轮回才是乐。中国道教认为人生是机会,通过修行可以不死,成为神仙,长生不老。
如果非要把信仰与宗教一定要放在一起说的话,那么我觉得,信仰的范畴要远远大于宗教,为什么?因为有的信仰,不是为了某一个神,而是为了全体人类。
高
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