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TY——几岸的大学(十六)那些记忆中的美食
(2008-09-05 11:10:54)
标签:
济南大学美食米线鲶鱼 |
分类: Patty——中药 |
中午去食堂吃饭,馄饨,大师傅一锅一锅现下,一锅不够几个男生分的。我们几个去的比较晚,结果排了四十多分钟的队,到我们时已经卖完了,之前他也不告诉我们,惹了一肚子气。然后自己出去吃凉皮。吃着吃着,不知怎么的脑子里都是上学时吃过的那些东西,去过的那些地方。
这个月下旬因为一个考试要到济南去,或许也是这几天回忆蠢蠢欲动的一个原因吧。都说相思苦,最苦的时候恐怕就是那马上就要见面的前夕吧?
突然发现,虽然在这个城市里长大,毕业后回来工作也有两年了,但是我对这个城市的了解还不如对呆了四年的济南来得多。别人跟我说这个城市的某某路某个地方,我总是一脸的茫然,而提起济南的某个地方,却仍有着陌生的亲切。虽然那里夏天很热,冬天也不像老舍笔下写得那样温暖,水底有绿的草,虽然那里空气也不好,跟这里相比还很脏,但我们人生里最美的四年都在那里度过,那里承载了我们最真的喜怒哀乐和太多的记忆……
美好的时光都是用来辜负和浪费的。那四年,我们把大把的时间谋杀在了济南的大街小巷里。至今仍怀念那些在漫无目的的游逛中从树叶的间隙中洒下来的斑斑点点的阳光和路边擦身而过的形形色色的相似或不相似的人。
学生的口袋里是没有多少钱的,所以我们的美食绝对都是物美价廉。首先要说的,就是米线了。这种来自南方的小吃真的是在济南的大街小巷都能找得到,尤其是在学校附近。过桥米线、砂锅米线、炒米线、凉拌米线……两三块钱的价格,绝对是穷学生的最爱。我们常去吃的有卫巷的一家,但是我去那里吃了四年却总记不住店名,也不知是那家小店根本就没有店名?反正是你无论什么时候去,那家店里都是满满的人就是了。在那里最长要的是砂锅米线:从火炉子上直接端到桌上,还能咕噜咕噜地沸腾好一会儿,搁上生菜、辣椒油什么的,吃得热火朝天。
卫巷里还有一家平锅鲶鱼做得特别好吃,鲶鱼是装在一个铁质的平底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端上来的。等待上菜的时候店里还免费提供自家种的葵花籽,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吃,四个人,把桌上放的一盘葵花籽解决掉后,还自己动手从装葵花籽的袋子里往外又盛了一大盘磕掉了。但是这种做法的鲇鱼没吃上多长时间,据说是不流行了。
还有一次和FIONA在共青团路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发现一家酸辣鲶鱼馆。小小的店家,菜做的味道很不错且实惠。
与卫巷相对的,是芙蓉街。我们常去那里吃铁板饭,有多种口味可以选择,有个店主是个大胖子,做得很好吃。那里还有各种各样的小笼包,又软又香。常常是过去逛街饿了就买一笼,拎在手里慢慢得吃。
有时候逛得累了饿了热了,就找个店,坐下来,慢慢地吃上一顿饭。我和LISA常去的是加州牛肉面,用不上十块钱就可以坐上半天,休息、聊天、吃饭,一直到我们把加州牛肉面所有的套餐都吃腻了,才减少了去的次数。另外一个类似的就是六乃喜,大一的时候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吃一两次,吃了一年,其余三年再也没敢进去过。实在是把所有的东西都吃过了。
跟六乃喜邻近的是担仔客,原先好像是叫做台南担仔面的,他家的排骨饭很不错,米饭上盖了厚厚一层炸排骨和切成细条的肉排,还有青菜和卤蛋,分量很足。我们经常是两个人要一份来吃,都能吃饱。也不知道现在这些东西都涨价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