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街拆建谁说了算

(2015-08-12 08:14:40)
分类: 时事评论

老街拆建谁说了算

□林轩鹤

     据本报报道,在南安官桥镇区,有一条颇具特色的老街——立新街,形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风格与泉州市区的中山路相近。近来,官桥镇启动改造项目,包括立新街及周边老街。对于改造方案,多方意见不一。南安市文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立新街是文物点。日前,官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正在考虑保留主街,下一步,将和文化等部门相关专家现场勘察,讨论研究,听听专家的意见。

    是拆建、改造,还是保护,的确需要进行考证。现在官桥镇政府听取专家意见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那么,之前改造项目为何会受到质疑?问题在于当地政府部门在不了解立新街是文物点的情况下就“先下手”了。

    文物点拆建究竟谁说了算?据南安市文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立新街有骑楼、老字号及南洋风格等元素,为传统历史老街区。立新街及街上建筑虽然未列入文保范围,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登记为文物点。根据相关规定,文物点拆建,需要经过文物主管部门及住建、规划等部门的审批。也就是说,文物点拆建起码要经过研究论证,听听专家的意见。

    城市需要更新,社会需要发展,现在一些地方行政机关的决策出于为民办实事,但却存在着文化历史方面的认知偏差。其实,传统建筑和经济发展本身并非水火不容。从城市景观来讲,新旧建筑的共存可使一座城市具有历史感、文化味。要解决好民间古建筑的保护与地方发展的关系,应依托地方文物保护机构的认真调研,多方协调配合,科学合理地为城市发展提供有的放矢的方案。在保护与改造中做到既不伤害文物点,又能将文物点的历史作用完整地传承下去。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对国内拆建表达了忧虑:“15年间已经有160万个古村落消失了。”文物点承载了历史的记忆,是珍贵的文化资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认为:“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它反映时代的步伐与脉搏。”传统建筑体现的是一座城市的特色,是当地民俗的“活化石”,可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在寻找文化之根的今天,我们应该心怀文物意识,将历史留予后人的宝贵遗产小心翼翼地传递下去。

  (发表于2015812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