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此高招非“高招”

(2015-07-01 09:16:26)
标签:

教育

分类: 时事评论

这篇博文被推荐至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草根声音】栏目

如此高招非“高招”

□林轩鹤

     又是一年高招季,考生们在纠结填报志愿的同时,各大高校也没“消停”,有些更是屡出“奇招”争夺生源。这几天有个引人关注的新闻,北大与清华争抢重庆高考文科“状元”,6月28日上午,清华、北大的四川招生组还在官方微博上连续发布信息,互相指责对方花钱“买”考生会教坏孩子。而跟前几年高呼“美女师姐等你来”一样,今年晒女神、施展“美人计”依然有市场。据《现代快报》报道,日前重庆邮电大学的招生宣传是:“火锅”“美女”欢迎你!有的学校更直接,让美女举着牌子,上书:师姐迎新免费拥抱。

    出招“血拼”的背后,反映了高校招生的现状,折射出高校对优等生源的激烈竞争。国内高校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生源,通过不同角度和渠道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招生手段只要不违规违法,无伤大雅,无可厚非。晒出各自“家当”,展示“有空调、不断电、不断网、洗澡不排队、景色很优美、空气好没雾霾”等学校“福利”,能增加亲和力。例如日前南京部分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向考生、家长和社会民众免费开放学校实验室、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满足公众好奇心,吸引了不少考生和家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高校在招生宣传上,一改“呆板”的宣传形式,采用多种宣传手段招揽生源,在招生过程中更主动、更灵活。譬如,学校美女云集当然是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看脸的“食色”时代,用美女作宣传十分“鲜活”,以“90”后喜欢的方式扩大学校的影响,可争得人气,赢得关注。但用“鲜活”取代“呆板”,不等于让高校精神本末倒置。真正的大学是研究学问的殿堂,吸引力最强大的招生宣传显然应该是展示自己学校大师的风范、魅力、气场,激荡思想的课堂教学,海量藏书的图书馆,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宽敞明亮的运动场馆,以及舒适的学生寝室。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学,更应该如此,而不应该沦落到比拼“美女诱惑力”。毕竟大学主要是学子深造的地方,并不是娱乐场所,不能只倚重妹子的脸蛋和身材。再说,花“钱”也好,打“美女”牌也好,把优秀学生招进自己的学校,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更加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给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和成才条件。

    “酒香不怕巷子深”,办学实力雄厚、育人质量高、口碑好的大学,压根就无需为招生而出“奇招”宣传自己。世界顶尖一流大学,比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些实力超群的大学,它们的成功之处在于加强自己学校的办学实力、提高育人质量,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声望。

    当然,学子们知道填志愿不是儿戏,不会因为高校宣传屡出“奇招”就被吸引,肯定还是基于自己的想法去选择的。朋友圈里有这样一条被热转的评论:“我希望我的母校因为师资强大而吸引学生,因为文化底蕴而厚积薄发,因为教学得当而提升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因为她的学生素质良好而受到国内外企业的欢迎,因为独立学术、自由思想而给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而不是每天打开朋友圈,看到的都是所谓的男神女神。我进的是大学,不是娱乐圈。”可见,高招出“奇招”,其可持续性是值得质疑的。在生源危机面前,高校应该静下心来,调整办学思路,把精力用在比拼教学质量和管理方式上。

    如此看来,五花八门、争奇斗艳的高招招数,相当一部分是败招,实非“高招”。

     (发表于2015年7月1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