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温馨提示”背后是冷漠
□林轩鹤
“温馨提示”就一定温馨吗?未必。
有这样一张“温馨提示”贴在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法院楼内电梯前,引来关注。这张据说前几年就贴出来的提示写道:“由于我院电梯使用年限较长,随时会发生故障。为确保您的安全,请您有事走楼梯。对因乘坐电梯所发生的任何后果我院概不负责。”这提示看似十分“温馨”,提醒人们电梯老旧了应该走楼梯,但人们认真一看,便发现这是一纸张贴在法院的另类“生死状”。
几乎同一时间,另一则关于政府机关的新闻也引起热议。《北京青年报》日前报道,在北京朝阳区政府办事大厅等候办手续的市民发现,如果赶上大厅工作人员午休清场,所有办事群众都会被保安轰出来,大厅里有空椅却不让坐,办事群众要在路边干等一个半小时。
这两则新闻,一是“温馨提示”,
一是“保安轰人”,似乎有天壤之别,实乃一样体现出公仆意识的迷失。“保安轰人”缺乏人情味,因为政府办事大厅既是为民办事的地方,更是代表了政府部门的形象和门面,所以即便是午休时间,也不应该把前来办事的群众粗暴地轰出门外,而应设置一个相对合理的静候区、休息区。至于龙潭区法院的“概不负责”,背后体现出了一种懒政和冷漠。既然电梯存在安全隐患,如能出于便民、利民的考虑,请专业人员检测、维修不就可以了吗?为何要一拖数年,让群众爬上爬下“锻炼身体”?再说,如果真出现事故,该法院就一点责任没有吗?按照法律规定,如出事故,当事单位是应当承担一定责任的。这么简单的法律问题,法院会不知道?
政府机关应以执政为民、无私奉献、服务群众为天职,应将中央提出的“改变工作作风,密切关系群众”八条规定落到实处,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提供便利、多办实事。但是,一些部门体现出来的懒政、冷漠和傲慢的官僚作风却依然存在。究其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平时脱离群众、冷落群众,甚至漠视群众。一些人更是只怕在上级面前“丢票”,而不怕在群众面前“失分”,对群众的意愿、呼声和冷暖体现出麻木不仁、听之任之。当群众将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于政府部门的时候,当群众对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能力充满信任的时候,相关人员的冷脸、懒政,会增加群众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让四处碰壁的他们心生痛楚。“服务冷漠症”、“权力傲慢症”和“效率低下症”,导致软弱无力的行政作为,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伤害极大,一旦公信力坍塌,重建过程将会漫长而艰辛。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工作、生活在群众之中,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促进民富。一个干部只有感情上融入群众,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才能在民心的考核评价中得“高分”。在构建公平社会、和谐权力以及良性互动社会生态的今天,权力越来越意味着公正、公平、责任、效率、热情和真诚。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政府部门的服务本领、公仆本能应该得到强化。
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权力品质、服务质量才会不断提升。政府部门必须少些权力情结和懒政情绪,多些布衣情怀和利民情愫,手中权力必须服务于公众尤其是弱势群体。也就是说,必须将民生需要和群众需求,作为政府部门工作的重要核心,纳入行政视野,当作使命职责。
(发表于2013年6月5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