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炫”是一种浮躁病

(2013-02-27 08:42:57)
分类: 时事评论

爱“炫”是一种浮躁病

□林轩鹤

     这是一个“炫”的时代。很多人总喜欢在网上“炫”一下:从前段时间的郭美美“炫”出公众对慈善机构的信任危机,到某县长女儿网上炫富引发的质疑,从七岁小女孩拍卖名牌奢侈品获得“最小炫富女”称号,到北京网名“小白儿乖”的女子在微博上晒出干爹赠送的“连体钞票礼服”,夸张的炫富似乎成了国人的时尚。

    除了炫富外,“炫”又有了新品种。有“公务员妻子晒券”,有“女友炫警察男友公车私用”,甚至有“自炫艳照”的,真是异彩纷呈,“炫”得人眼花缭乱。于是“坑爹”、“坑干爹”、“坑老公”、“坑男友”事件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成了反腐“英雄”。然而,依旧有人乐此不疲。据《晶报》2月20日报道,网友日前翻出深圳警花“炫”在实名认证微博上的车速140迈的老照片。深圳交警督察部门通过微博公布调查结果:交警叶慧娴确实超速,将处2000元罚款并扣6分。交通女警,高速飙车,发博炫耀,被人称为“奇葩警花”。另据《海峡导报》2月21日报道,一名摩的司机想成为红人,像鸟一样站在摩托车上起舞“炫技”,被厦门翔安警方行政拘留10天。

    “炫”则炫耀,是近年来的网络热词。炫富,更是成为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如果说“我爸是李刚”和李双江儿子开车肇事、涉嫌轮奸充分暴露了公子哥儿们骄纵跋扈、行为嚣张的话,那么热衷于炫耀则体现当下许多年轻人浮躁的虚荣心理。这群体现象背后蕴含的价值观、道德观乃至教育观都发人深省。

    炫耀起源于社会比较,它是人们宣示自我优越感最直观的一种形式。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比较——相貌身材、学业成绩、社会地位……在这个一夜暴富由神话变成现实的年代,财富攀比更成为最直接的社会比较内容。“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用炫富来宣示自己的成功,呈现自己的价值。至于“我是局长”、“我爸是领导”这种“炫官”、“炫权”成了一些领导干部及其家属口头禅,则伤害民心,伤害政府和干部队伍形象。难怪民间调侃:“有钱的炫耀财富,当官的炫耀权力,知情的炫耀信息,什么都没有的就炫耀裸照。”

    也许人们多多少少都有点虚荣,但虚荣到需要通过炫耀来寻求自我肯定就是病态了。虚荣实则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的心理表现,也是膨胀、扭曲了的自尊心在作祟。因为你怕被忽视,被埋没,被抛弃,你才渴望别人夸奖你,羡慕你,把你当回事。你要在扁平的社会中凸显出来,引人注目,就伺机借助网络传播,力争成为“史上最牛×××”……因此,“恶搞”、“审丑”才能风靡,“炫富”、“炫权”才能流行,即便激起众怒也在所不惜,甚至引以为豪。

    炫耀成风,不只是个人品行的问题,公正缺失、心理扭曲和教育危机才是其背后深藏的关键所在。可见,它已然成为一种社会传染病,其对青少年人格发展伤害极大。如果青少年们错误地将金钱、权力作为衡量能力、品位的标准,那么他们就会采取“炫”的方式求得社会认同、宣示自身价值。而“炫富”、“炫权”等正好刺伤公众的神经,人们对这些行为的声讨,往往成为社会情绪的宣泄方式,它拆解着社会的和谐。

    从“炫富”、“炫权”,转变为靠心理的健康、精神的充实、知识的丰富、道德的完善等,来获得社会的认可,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但这是我们的社会必须完成的任务。

                  (发表于2013227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