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当村官岂能为“镀金”

(2012-12-26 09:08: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学生当村官岂能为“镀金”

□林轩鹤

     农村的舞台是广阔的。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任职,可以在这个舞台上一展身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同时,青年大学生的到来,也为农村的发展带来更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不仅体现在科技上、信息上,更体现在观念上、精神上。

    可是,相比于繁华的都市、舒适的机关,农村比较寂寞、工作比较辛苦。于是,一些大学生村干部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未能真正与农民交心,未能真正融入农村这个大世界。据《中国青年报》12月23日报道,一份名为《河南省濮阳市某县大学生村干部定期检查情况汇报》的组织部门内部资料摆在记者面前,抽查结果令人咋舌。一些大学生村干部“有岗不到”,有的是村民与其电话联系时无人接听,有的甚至是村民根本就没听说过此人……河南濮阳市委组织部日前对“有岗不到”的大学生村干部进行了排查处理。

    大学生村干部的成长过程大都较为顺利,没有经历过多少坎坷和挫折。他们未到农村时,对农村的印象停留在文学作品描绘的那种宁静安谧的田园风光上。而当他们真正下到农村,迎接他们的,可能是毒辣的太阳、泥泞的山道、寂寞的夜晚、扰人的蚊虫。因此,青年大学生到农村之后,需要有一种吃苦的勇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青年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想有一番作为,要端正工作态度,不能把村干部经历当“过客”,更不能以此作为踏上仕途的捷径。不可否认,面对就业压力的困囿,一些大学生争当村干部,与优厚的待遇和能解决事业编制、考公务员加分这些“诱惑”是分不开的,于是有人把到基层工作看成是自己“镀金”的过程,为日后自身发展、升迁捞取资本。

    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来说,耐得住寂寞是最难办到的,因此大学生村干部需要加强自身修养,不为名利得失所羁绊,不为灯红酒绿所迷惑。应该变“镀金”为“炼金”,在磨炼中成为真正可用之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既然选择了基层这片热土,也就选择了默默无闻奉献,就应该把青春和汗水播洒在这片可爱的土地上。一要摆正心态,放弃“镀金”和“跳板”心态,扎根基层,认真做事,不能拈轻怕重。二要严于律己,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能只要组织照顾、不要组织纪律,更不能随意离岗。三要明确定位,要放下大学生“高人一等”的自豪感和优越感,跟群众打成一片,做到身处基层、心系基层、情注基层,真正融入到农村的广阔天地。

    相关组织人事部门将优秀大学毕业生派到多姿多彩的农村去,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也促进一方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应建立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农村干部机制,加强组织考核,加强政策激励,让更多有志青年“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同时,相关部门不能对大学生村干部一放了之,不闻不问,而应从制度上加以管理。对于乡镇和其他单位擅自借调的,要责令借调单位及时让大学生村干部回村工作;对不坚持到村工作的,要解除聘用合同;对于个别领导干部包庇、袒护脱岗人员者,则要严肃追究,不能让个别问题影响整个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形象。

    农民是淳朴善良的,农村是渴望发展的。大学生村干部只有对农村充满真爱之情,才能认真了解农村,才能真正理解农民,也才有真干的决心和实干的成绩。我市也有许多大学生村干部,活跃在农村基层。只要对农村、对农民有着一份浓浓的爱,大学生村干部在农村大舞台上的青春演出,同样会很精彩,会赢得热烈的掌声。

                          (发表于20121226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