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换”的是球迷的心态

(2012-12-12 08:31:35)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该“换”的是球迷的心态

□林轩鹤

     要问目前激战正酣的CBA赛场最“火”的词是什么,可能是“换”字。而被这个“换”字打中的人是广东东莞银行队的苏伟,一个身高2.12米的高大汉子。据说,现在这位广东队的中锋去看心理医生了。

    CBA上个赛季北京和广东的决赛跌宕起伏,为了场馆文明,有关部门强调不允许出现“京骂”,于是“京骂”变成齐声喊“换苏伟”。时下,上赛季响彻北京赛场的“换苏伟”非但没有时过境迁,反倒愈演愈烈,成为CBA赛场的流行语。“换苏伟”本来是一句玩笑话,可是嘲弄与调侃过了头,就变成一种软暴力了。

    如果说有关CBA赛事的词,最近还有哪个也“火”了,那就要说是“猪”字了。据《半岛都市报》报道,前NBA超级球星麦蒂领衔的青岛双星队开赛之后遭遇七连败,球迷们愤怒了,他们在网上喊出了“猪一样的队友”这样的话语,用来表达对麦蒂队友的不满,甚至有人爆出粗口,引得青岛队员不敢上微博。网友的爆粗,让队员们“失去信心、压力巨大、抱怨运气”,这种困扰让队员们苦不堪言。

    无论是嘲弄地齐喊“换苏伟”,还是骂队员是“猪”,都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然而,有人认为中国球迷怎样谩骂,都是他们自己的心声,因为不骂,他们憋得慌。是的,快乐、悲伤、失望、惊喜等多种因素,总是在中国球迷心中回旋,他们的情绪需要发泄、释放和缓解。适度的监督与批评,对球员的成长必不可少,但其前提是必须给予球员应有的尊重。起哄、嘲弄、谩骂,并非爱护鞭策,而是给苏伟、青岛队员们带来了伤害。苏伟在几千甚至上万球迷的“起哄”中,患上了“心病”,上场一脸茫然,下场一脸委屈。至于爆出粗口骂队员,则有点像人身攻击了。自己欢乐了,自己嬉笑了,自己发泄了,却给球员们留下了“内伤”,这不仅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的举动。

    一些球迷的不文明行为,一直为人所诟病。球迷常逞一时冲动,于是喊不良口号、打不良标语、将坐垫抛向空中、砸大巴车等时有发生。12月4日晚上,在CBA稠州银行队加时赛“124比126”不敌广东队的比赛中,当比赛进行到最后1.4秒的时候,由于裁判出现了一次有争议的判罚,一些不冷静的球迷向场内扔杂物。随后,球迷围堵大巴车叫骂,公安局长不得不护送裁判离开。球迷不文明观赛的行为还出现在台球、网球这样的绅士运动项目中,手机铃声、照相机快门的声音、咳嗽声以及观众走动的声音在赛场里此起彼伏,被著名台球选手沃拉斯顿比喻为“像马戏团”。

    球迷的表现,对营造球场的气氛极为重要。热烈呼喊、排山倒海之势的人浪、威风八面的锣鼓,烘托主场的气氛。可是,有些球迷的心态出了问题,浮躁的心态产生急躁的情绪,急躁的情绪导致暴躁的行为。种种不理智的行为,有悖于赛场文明。球迷应该文明看球、文明上网、文明评球,理智对待输赢,自觉维护赛场良好秩序,同时做到不相互诋毁,自觉抵制网络谩骂之风。球场氛围是城市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球迷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如此看来,起哄喊“换苏伟”的球迷,你们的心态更应该换一换了。

                (发表于2012年12月12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