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莫让老人在“空巢”里孤寂

(2012-10-24 08:33: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莫让老人在“空巢”里孤寂

□林轩鹤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重阳节重温孟郊这诗句,更有一番感慨。我们对年迈父母的回报,不仅要给予物质上的关心,更要给予精神上的关爱。

    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展示了现在许多老人孤寂生活的真实状况:两位鬓发斑白的老人,高高兴兴地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静候着儿女们归来。然而,两位老人等来的是儿女们有事不能回家的电话,失望至极的老人脸上露出了落寞与无奈。类似情况也有现实版,10月21日,央视走基层栏目播出重阳节特别节目,街头随访老人“最在乎什么”。在采访一对老人时,80多岁的老太太称“年龄大了,不希望活着”,因为“从现在的孩子身上感受不到温暖”,她最希望三个女儿能常回家看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将会越来越多。孩子,一个个长大成人,像鸟儿般羽毛丰盈飞出去了,或外地工作,或异域求学。巢空了,心也空了,很多老人便这般孤独寂寞地生活着。

    昨天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人节,今年人们更关注的是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据《北京晨报》日前报道,有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和抑郁症已经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杀手”。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如今,大多数儿女以为只要让老人吃好穿好,就算尽孝心了,其实不然。不少老人虽然能老有所养,但他们面对的精神孤独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曾国藩曾说:“孝亲得以欢心为本。”因此,儿女们在给予老人温饱的物质生活外,还应尽量为老人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天地,让老人在有生之年能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日前媒体报道,四川一位六旬男子陈录雪因为母亲非常喜欢看山山水水,他便用车子载着百岁老母环游中国。

    庄子说:“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意思是说,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不是不愿意去做,是做不到;不为长辈做件小事,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做。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乐”,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谁不尊敬老人、不孝敬父母,谁就会被世人唾骂为“缺德”,情节严重的还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不尊敬老人、不孝敬父母的新闻时有所闻,四川新闻网10月17日报道,家住宜宾市宜宾县柳家镇后边村的黎某,初中毕业便到少林寺学习武术。没想到黎某“学成归来”后,因一小事就把父亲打得直吐血。此后,黎某横行霸道,终受惩处。可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文明行为,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人间情,最深数亲情。亲情是孟郊诗中的“慈母线”,是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是歌手深情演绎的《常回家看看》。亲情是暮色中那一双祈盼的眼睛,盛满的全是思念的泪水;是千里外那几声轻轻的叮咛,串起的都是牵挂的音符。而我们也应该用行动抚慰老人孤寂的心灵,抽时间多陪老人聊聊天、散散步,用浓浓的亲情,传递对他们深深的感恩。

    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个尊老敬老爱老的社会是文明向上的社会。这也是中华民族有着强大亲和力的重要体现。

            (发表于20121024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