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蔑历史者才真傻

(2012-07-04 09:19: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事评论

                 轻蔑历史者才真傻

                                  □林轩鹤

   

     一年高考季后,考生又走到择校、选专业的十字路口。近日,实名认证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科普作家“太蔟”在微博上关于文史哲学科的观点引发争议。他痛惜一位女生填报北大历史系,说“一个文科傻妞就此诞生”,并说这女生是“自作孽,不可活”。他还声称“文史哲贻害社会”。(6月29日中国宁波网)

    微博是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传播速度迅速,作为一名教授、科普作家要有社会责任感,岂能在微博上信口雌黄。在高三毕业生填报大学志愿时发这样的微博显然是很不合时宜的,对学子们是一种误导。其实选择文科或理科,最重要的还是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特长,综合考虑学校实力、就业前景等等再做决定,片面地说文科好还是理科好都是不妥的,而把未来收入的多少当做衡量大学专业好坏的标准,则非常短视和可悲。

    这种论断从一个自称是科普作家的教授嘴里讲出,实在是浅薄之至。当下国人的功利色彩已经太浓,在一些人眼中一切都是围绕着金钱转动。如今这种功利性竟也频频出现在菁菁校园里,影响着年轻学子的人生志向。如果让拜金主义在我们的校园里盛行,那是大学的堕落,教育的失败,民族的悲哀。那些对功利、拜金推波助澜的教育者,他们如此“务实”的言论就真正“贻害社会”了。如果每一所大学都像“太蔟”所说的去教育学生,培养后代,造就的不过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眼中只有即时的利益,没有宏远的规划,更没有人生理想。

    对历史的轻蔑是一种无知。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沙场奋战的刀光剑影,一统江山的文韬武略,草根山野的聪明才智,历史的舞台上,演绎过多少沧桑大剧;经史子集,唐诗宋词,华夏的宝库里,珍藏了多少璀璨篇章。历史是一面镜子,读史可以知兴替、悟人生、明是非。宋人吕祖谦说:“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读史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从万里长城到赤壁惊涛,从敦煌壁画到云冈石窟,从圆周率表到四大发明……我们祖先创造了灿若星汉的华夏文明。读史让我们对今天无比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读史有助于我们弘扬正气,翻开史籍我们可以发现,代表着中华文化传统的主流思想,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岳家军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文化,是我们精神大树的不可或缺的养分。历史文化给人以思想,这是历史上凡成就大事业者必须具备的。而一个民族只有敬畏文化,尊重历史,才能迸发出惊人的正能量。

    历史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忘记了历史,就是忘记了根本,丢弃了历史,也就失去了未来。因此,真正傻的不是“文科妞”,而是那些轻蔑“文史哲”的人。

               (发表于201274日《泉州晚报》“评论·民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短评五则
后一篇:短评四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