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2017-09-06 14:44:39)
标签:
教育教学 |
学情分析 |
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首先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丰富多彩的画面,和脍炙人口的儿歌,使他们喜欢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
|||||||||
本学期课程目标 |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
|||||||||
周次 |
任务 |
主要教学任务 |
课时安排 |
|||||||
1-2 |
第一单元
|
单元主题: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待人接物的具体的礼节。 |
1 |
|||||||
3-4 5—6 |
第二单元 |
单元主题:通过学习古诗,感受诗人笔下的美丽风光。 |
2 |
|||||||
第三单元 |
单元主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一些日常生活中具体事情。 |
2 |
||||||||
7-9 |
第四单元单元 |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这些民间艺人的聪明智慧。 |
3课时 |
|||||||
10-13 |
第五单元 |
单元主题:了解齐鲁大地著名人物,学习他们的高尚的言行为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 |
4课时 |
|||||||
14-20 |
第六单元 |
学习古代诗人的诗词,学会珍惜时间。 |
7课时 |
|||||||
|
复习考评 |
设计考评方案,根据本学期任务和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设计考评方案。 |
|
|||||||
教学策略 |
根据以上的情况分析和本册的教学目标,本学期的传统文化教学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快乐诵读。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广告词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自然地诵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这是一种在唱诵中学习的方式 3.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4.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5.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6.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
|||||||||
备注 |
|
|||||||||
备课人 |
一稿 |
|
二稿 |
|
三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