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习惯养成教育
(2015-09-01 15:16:59)
标签:
育儿 |
幼儿园(中班)习惯养成教育
一、
中班
1、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掌握正确的睡眠姿势(右侧卧睡或仰睡)。
2、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知道及时入厕。
3、培养幼儿进餐时会正确地使用餐具,能够独立进餐,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及时吃完。
4、学会系纽扣,将衣服、鞋帽穿整齐。
5、不乱扔乱放玩具等物品,学会整理玩具。
二、卫生习惯教育内容
中班
1、能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能将盘中的饭菜吃干净,桌面、地面不掉饭粒。
3、学会保持自身的清洁(保持衣服裤子、鞋袜干净整洁)。
4、学习整理玩具、书包,能保持玩具清洁。
5、学会简单的整理、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6、乐于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
三、学习习惯教育内容
中班
1、学会铅笔的使用方法及书写姿势。
2、让幼儿懂得爱护文具。
3、初步学习整理文具的方法。
4、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5、培养幼儿常去书店和图书馆的兴趣。
6、认真倾听老师讲话,并充分理解话语的指令及内容。
7、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勤于动手、善于动脑、踊跃发言。
8、能够用完整话表达自己意愿。
9、培养幼儿专心学习,不影响别人。
四、礼仪习惯教育内容
中班
1、家庭礼仪:
1)知道出门、回家时的礼仪要求,能做到并养成习惯。
2)使幼儿了解接打电话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知道在电话铃声响起三声后要用双手接电话,并打招呼。
3)让幼儿学会有礼貌的接待客人。知道在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哪些礼节(不乱动主人家的东西。与主人道别,学说道别语言:“请回、不用送”,并知道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谢谢您的招待”)。
2、公共场所礼仪:
1)让幼儿学会用餐礼仪。
2)让幼儿学会游园礼仪(维持公共卫生、不乱扔垃圾、维持公共秩序、不折花、不践踏草坪……),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3)使幼儿初步学会行走的正确方法(遵守交通规则、右侧通行,过马路时走专用通道、不边走边吃、不随地吐痰、不尾随围观、保持距离、不占盲道……)。
3、基本礼仪:
1)使幼儿初步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初次见面时与客人打招呼,并学习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2)让幼儿知道别人讲话时,不打断别人的话,不插话。
3)知道借物品应征询对方同意后才能使用别人的物品,在借物时要使用礼貌用语。
4)让幼儿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与人交往时应该多用礼貌用语,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运用“请、谢谢、不客气”。
5)让幼儿知道正确的递接物品,知道尖锐物品的正确递接方法。
五、安全行为教育内容
中班
1、安全意识
1)知道红灯、绿灯、了解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的要求。
2)知道遇到火灾和坏人逃生的方法。
3)认识安全标识。
4)让幼儿知道不随意触摸家里和公共场所的电线、插座。
5)玩大型玩具、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
2、自我保护能力
1)知道不把异物放入耳、鼻、口内。
2)知道不与陌生人说话、不跟陌生人走。
3)知道不携带危险物品,远离危险性事物。
六、品德行为教育内容
中班
1、具有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2、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3、学会谦让,不打人不骂人,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互相照顾。
4、不怕困难,爱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协商解决问题。
5、培养幼儿性格开朗,诚实、勇敢的意志品质,做事要有持久性,能够接受挫折。
6、让幼儿了解“妇女节”、“植树节”、“儿童节”、“五一”等节日的意义,培养幼儿爱妈妈、爱集体。培养幼儿热爱劳动,让幼儿知道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7、培养幼儿衣着朴素、大方,不挑穿戴。
8、自己的事自己做,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