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爱已成习惯,缺乏动力时,我们好想点一杯“费洛蒙”。
初看到“费洛蒙”时,我还以为是“荷尔蒙”的另一种译法。再看下去,原来两者有区别:费洛蒙是外激素,荷尔蒙是内激素。当你与别人擦肩而过或者匆匆一瞥,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埋进了你的记忆,这其实是费洛蒙(Pheromone)在起作用。我们为什么会爱上他(她),那样的没来由和那样的命中注定?因为费洛蒙,一“见”钟情不如一“嗅”钟情。费洛蒙是无色无形的爱情气味,决定了异性间的吸引。
“知道吗?我们很久没Kiss了,而且最近我似乎很不喜欢他的味道……甚至我会在他走后立刻换床单”,女友和我探讨她和老公的状态。他们在一起十年了,回忆爱情的初始,大家都很尽心取悦对方。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挂念,不再宝贝彼此。他们分处在不同的城市,所以渐渐习惯了没有对方的生活。记得有人说过,两个人应该每天在一起吃同样的东西,感情才融洽。是不是这样费洛蒙就容易相投合一些呢?她讨厌他的味道,费洛蒙的魔力消失了,她不再爱他。
“爱情的开始总是好的,可你试试看,十年之后会怎样?”对这样的质疑,我无法应答。因为我的爱情还没到十年。但我愿意相信江国香织的恋爱小说《冷静与热情之间》那样的十年之约,男女主角分开十年,依然深爱,归宿在彼此的心里。最后他们在佛罗伦萨大教堂顶上重逢,简直是奇迹。而在现实里,重逢的故事,大多是各有怀抱的。所以恋爱小说里的执拗和傻气,才显得弥足珍贵。我常常在想,写恋爱小说的人,一定在思念着一个人。怀着期待写出的小说,既甜蜜又酸楚。有人会拒绝看恋爱小说,有人要定期像补充营养一样地阅读恋爱小说。读恋爱小说和涂抹香水,都是为自己增添“爱的费洛蒙”。所以,我们特别为今年的情人节制作了“香水”与“恋爱小说”专辑,去发现爱的亮点。
陈升在他的第一部恋爱小说《风中的费洛蒙》中写道:“说起来,我并没有设计这一段旅程。我喜欢说,是这段旅程,设计了我……”。正如我们最后遭遇的真爱一样,是爱情设计了我们,没有预谋,猝不及防。穿越喧哗的人群,我们经历了狂喜与悲痛的种种,惟有安心、舒心、全心的爱,救赎着我们。英国作家阿兰.博滕的旧作《有关爱情》,在最后也只能感叹“爱情不是哲学性的,而是小说性的”。
我相信,爱的产生源于互相对了味儿的费洛蒙——不可思议的迷恋。而在费洛蒙之后,却有漫长的“爱的功课”于时间的计量中等着我们。在这个快速结识、快速发生和快速遗忘的年代,我们停下追逐的脚步,让自己变得缓慢而耐心。在这样的节奏中,爱情的“安”不期而至。在“安”的守护中,爱才终生美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