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2010-12-21 09:40:24)
标签:
学困生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随笔 |
(一)学生自身原因:
(1)个性化差异。有的学生好动、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导致学习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2)对自己要求不严,做错了题时也不找原因,不及时予以订正,这样久而久之,知识欠债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学习习惯差。如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注意听讲、做题不求甚解、课后不及时完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是对对付付或抄袭别人答案的。
(4)学习方法不当。由于平时缺乏对学科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使所学过的知识不能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树,更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二)家庭方面原因:
(1)家长对孩子关爱不够。有许多家长只顾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充其量在期中或期末参加一次家长会而已。
(2)家庭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反而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更不能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3)家长由于过于溺爱或放弃不管,使孩子放任自流,形成了消极的失败心态,丧失了学习的上进心。
(4)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什么事就行,至于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绩则无关紧要。
(三)学校方面原因:
1、以长补短
2、以优帮困
3 、及时鼓励
4、因材施教
5、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