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

(2010-12-21 09:40:24)
标签:

学困生

教育

杂谈

分类: 教育随笔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和我的同事一起到区域20多所中学进行学困生方面的课题调研。旨在了解学困生的现状以及各校老师对学困生转化的具体做法,以便为本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通过两个月来的实际调研活动,我对学困生的成因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做法,在此与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学困生的成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1)个性化差异。有的学生好动、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导致学习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2)对自己要求不严,做错了题时也不找原因,不及时予以订正,这样久而久之,知识欠债就会越来越多,从而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3)学习习惯差。如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注意听讲、做题不求甚解、课后不及时完成作业。即使完成了也是对对付付或抄袭别人答案的。

(4)学习方法不当。由于平时缺乏对学科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能力。使所学过的知识不能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树,更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二)家庭方面原因:

(1)家长对孩子关爱不够。有许多家长只顾自己的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充其量在期中或期末参加一次家长会而已。

(2)家庭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家长缺乏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反而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更不能对学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3)家长由于过于溺爱或放弃不管,使孩子放任自流,形成了消极的失败心态,丧失了学习的上进心。

(4)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高。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在学校不出什么事就行,至于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绩则无关紧要。

(三)学校方面原因:

    学校原因主要体现在教师层面上。教师在课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侧重于差生,如果过于关注对学困生的培养,势必削弱对中等和中等以上学生的精力投入,何况加大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投入后的实际效果也并不那么明显。这也是教师对学困生关注不够的重要原因。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以长补短

    面对后进生要以表扬为主,即使是点滴的进步,也应及时给予充分肯定,让他们也能像其他同学一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以优帮困

   在班内开展“一对一”的“优帮差”的小组互助联动活动,以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享受进步的喜悦,实现共同进步。

3 、及时鼓励

   上课时遇到简单的问题多给他们机会,细心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多种激励措施促使后进生积极向上。

4、因材施教

   适度降低学习目标,焕发学困生学习愿望。具体做法是:(1)布置作业因人而异;(2)习题分类因人而异,(3)课堂设问因人而异。让这些学生找到自己进步的阶梯,并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5、授人以渔

    学困生多数在知识上理解比较肤浅,方法使用时时常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少系统的归纳能力。作为教师要交给他们一些有效地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

 6、改变习惯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主要是对自己要求不严,养成了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上课经常好动,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做完作业后不检查,对问题不求甚解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学历与素质
后一篇:反腐要治根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