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的理由(下)
(2010-07-14 23:07:21)
标签:
媒婆彩礼留学生同族指压疗法日本文化 |
分类: MammaMiya在中国(1988) |
***
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学龄儿童订婚现象极为普遍,不少学生因此中途退学。据调查,赵县双庙乡二千多名十二至十七岁的青少年中,有八成均已订婚,三分之一的订婚少年是在校学生。藁城县小常安村小学三年级某班四十七名学生,年龄在九岁上下,订婚者三十六名。赵县乡官村小学五年级某班五十四名学生中,订婚者三十六名。
这些由家长包办婚姻的儿童,不但要应付名目繁多的见面、交亲、订婚等仪式,还不时遭同学嘲笑,致使许多学生精力分散,成绩下降,甚至导致退学。一些学生家长也知道如此做对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不利,但由于近两年农村早订婚的习俗已成风,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定亲晚了「找不到好的」,宁肯出大笔彩礼也要「先下手为强」。有些人认为,反正孩子若升不上学也必须回农村,不如早定亲,了却父母心愿。(摘自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国青年报)
***
一九八六年七月初,四川省中江县广福区有个远近闻名的牛媒婆,某日到家中有十六岁一儿、十一岁一女的任家,向任女主人提亲:「梓橦乡有一户人,家中有个娃儿也有个女娃,你们两家一个过去一个过来,两全其美。」
第三天,任家夫妇同牛媒婆风尘仆仆赶到唐某人家。席间,跨入中年的唐某人喊了一声「爸爸」、「妈妈」,使任家夫妇甜到心底。牛媒婆捧场道:「小唐才二十二岁,能把家里搞得这么好,确实不简单啊。」
任家夫妇听后频频点头,想起儿子的婚事,却不见唐家有姑娘,内心觉得不安。牛媒婆见状保证:「今年把你家女儿给小唐,弄点钱,明年我保证给你儿拉个女娃进来。」于是在一阵碰杯声中,买卖做成。
七月二十三日晨,任家一行八人前往唐家。唐某人见自己的「情人」是个孩子,问起岁数。牛媒婆心觉不妙,忙向唐某人咬耳朵:「人家女方都不嫌你岁数大,错过这次机会,你今后还接啥子亲?」唐某人想起前妻跑了后自己过的苦日子,急忙准备钱物。如此,三十七岁的唐某人以一千四百多元彩礼「买」下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小新娘。
婚礼当天,新娘和新郎以及相关人员全被广福派出所公安人员带走。这桩荒唐婚姻也被解除。(摘自一九八七年四月二日中国青年报)
***
河南新县陡山河乡塘湾村,有一农民郑某人,于四年前到江西省武宁县莲花乡放鸭子时,结识了当地十七岁姑娘彭女。次年秋,彭女不顾亲人劝阻,随郑某人到塘湾村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女。哪知郑某人好吃懒做,婚后成天游逛,很快就落得债台高筑。
最近债主天天上门催债,逼得郑某人东藏西躲,喘不过气。他看同村五十多岁的光棍汉老郑近年开商店发大财,十分眼红,心想,要是把老婆让给同族哥,可以得一笔钱,自己于日后再到江西娶个女人。如此,在另一个郑同族的见证下,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郑某人与老郑签订一份「卖妻契约」。
契约签订后,郑某人得到一千元现金,哄骗老婆到老郑家帮忙做生意,自己则跑到江西。年过半百的老郑一直未娶,决心热热闹闹操办一场。选定吉日后,老郑在全村下了请贴,请每户一人到家里喝喜酒。
成亲那天,众人纷纷涌向老郑家。待宾客到齐后,村干部郑某人当众宣读「卖妻契约」,全场哗然。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彭女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几个热心妇女上前扯的扯、劝的劝,硬把彭新娘推进老郑布置的洞房……
***
Tom,二十九岁,美国人,「不务正业」,欧、美、亚全世界到处乱跑,的确是个怪人。
日本留学生NJ,三十二岁,在当婚之龄辞掉日本的教师职业,跑到郑州过了两年留学生日子后,去年离开郑大专家楼,在校外执起日语教鞭,并兼职我家那两个吵架时以河南话为主、日语为穿插词的娃儿的免费家庭日语教师。这人更怪。
峰子阿姨,下个月过三十五岁生日,当嫁的时候不嫁,早已过了而立之年,竟又童心未泯飞到郑州当留学生。英语流利得令人想把她踢到美国,原来是个国际电话接线小姐。她,岂不更怪?
日本中年留学生小林HIRO,三十六岁。社交舞、迪斯可都能奉陪,也能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为男生剪平头、绅士头,挺像回事。做起菜来更是中、日、西全包,味噌汤、洋葱汤、蛋花汤均没问题。他在做指压疗法时,他的手指会详细告诉你,胃有点衰弱或肠有点疲惫。怪的是,他是硕士学位,专攻国际经济,在日本任职教师。由于什么都会,所以不要老婆,这人不是怪仙是啥?
怪,到底怪在何处?是「男大当婚仍未婚」怪?还是十一岁的新娘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