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户美食

(2010-04-28 10:45:19)
标签:

饮食

美食

鲣鱼

江户

乌龙面

关西

文化

分类: 江戶日本

 

江户美食



每年初夏,令江户仔”宁愿典当老婆也非吃不可”的美食,是当年最早上市的鲣鱼。而每逢「初鲣」(hatsugatsuo)上市时期,日本人脑中最初浮现的俳句,大概是江户俳人,也是松尾芭蕉的把兄,山口素堂(1642-1716)的代表作:

 

嫩叶入眼帘
耳闻不如归啼声
贪吃初鲣鱼

 

芭蕉第一门第,室井其角(1661-1705)也留下一句:

 

紫藤花开了
扳着手指痴等待
坐食初鲣日

 

为什么江户仔如此爱吃鲣鱼?答案只有一句:”好吃。”

 

鲣鱼通常沿着太平洋随黑潮北上,抵达北海道南方时,掉头再度折返南下。2、3月出现在九州岛的鲣鱼,途经四国高知县来到和歌山县海域时,身上还没上膘,虽适合做成”鲣节”(katsuobushi,柴鱼),生吃却稍嫌不够肥。待鲣鱼游到静冈县,绕过伊豆半岛,5月初来到神奈川县相模湾时,正好肥满丰腴,最适合生鱼片。此时,江户仔便会为了”初鲣”而狂奔。

 

鲣鱼的吃法有两种,一是高知县的烤飞霜(tataki),连同外皮以稍远的猛火烤至泛白,再浸入醋水,切成鱼片,蘸姜泥酱油吃;另一种吃法则是关东地区的生鱼片。不知为何,鲣鱼生鱼片跟山葵酱油不合,只适合姜泥、蒜泥酱油,要不然便是萝卜泥。江户时代的吃法是蘸芥子泥味噌。

 

江户美食


根据古籍纪录,1812年3月25日,日本桥鱼市场进货十七条鲣鱼,其中,将军家买了六条,江户最高级料理餐馆买了三条,剩下的才批发给鱼贩。当时价格是二两一分,相当于现代二十七万日圆,真是会吓死人。当然,一般庶民可能要等进货量增加,鲣鱼价格下降后才吃得起。

 

其实江户仔并非只钟爱鲣鱼,任何鱼虾或蔬菜,凡是刚上市的,通通可以成为热门货。江户仔深信刚上市的新鲜食物可以令寿命延长七十五天,因此近郊某些农家,为了让蔬菜早几天上市,竞相购买昂贵的人粪肥,以促成蔬菜早熟。结果,幕府只得订定了蔬果、鱼虾等新鲜食品的进货日期,以免竞争过于激烈,破坏市场价格。

 

抢购刚上市的新鲜鱼虾、蔬果,是江户仔一年仅数次的奢侈,那么,他们平常到底都吃些什么呢?说来大家也许不肯相信,日本人一天吃三餐的习惯,是1700年以后才开始的,在这之前,一般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餐。不过,早期一些体力劳动者,例如江户城建筑工地的工人们,在早餐与晚餐之间,有吃点心的习惯,这个习惯,日后逐渐演变成午餐并普及开来。

 

江户仔通常在早上便煮好一天份的米饭。早餐是米饭配味噌汤、泡菜,如果还有纳豆(发酵的大豆),便算是很丰富的了。午餐,米饭上浇上早上剩下的味噌汤,囫囵吞下了事。现代若是这样吃,肯定会遭受白眼,说你家教不好。晚餐时,菜肴比较多,一些小贩会挑着担子巡回卖些煮熟的家常菜。

 

一般说来,江户仔罕得在家自己煮饭,庶民住的是大杂院,通常没有厨房,居民大多又是单身男子,懒得做饭。反正镇上一定有卖副食品的商店,只要有米饭,江户仔其实不需要自炊。

 

另外,比起关西,关东地方的调味料比较浓,很多家常菜都是用酱油、带有甜味的料酒、鲣鱼精红烧而成。如果比较一下关西地方与关东地方的乌龙面,便会发觉味道相差很多。关东人到关西吃乌龙面,常会抱怨海带汤汁”没味道”;关西人到关东吃乌龙面,则会嫌柴鱼汤汁味道太浓。

 

此文收录于《江户日本》 当当网 卓越亚马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速食都市
后一篇:山芋与大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