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可爱”的孩子
无论在哪个学校,似乎都会听到“差生”这个词语。而这样所谓的“差生”似乎又是老师、家长和同学们心目中各方面都差的学生。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我们所谓的“差生”,并非智力低下者,更不是各方面都差,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天生的笨蛋”。在这个世界上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的儿童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凡是能进入学校学习的学生可以说智力水平都是处于同一水准的。只不过可能在学习方面稍稍吃力一些而已。但他们的礼貌与可爱毋庸置疑。当你心情有一点点不太好的时候,当你身体有些不舒服的时候,当你站立在他们的面前的时候,他们嘘寒问暖的问候你,让你心中充满感动。当然,他的“聪明”还可能表现在其他的方面,但他的聪明不容忽视。我觉得,他们其实是“可爱”的孩子。
这里就告诉我们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要平等的给每一名学生自己的爱心,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燃起自己的希望之火,不客气地说,“差生”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引导不当有关。我们应尽量的不再“制造”出差的学生来。给每一名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发展自己的舞台。那么面对我们周围的这些成绩落后的学生,我们又应怎么办呢?
生活随时随地告诉我们,能力差,学习落后的学生,并不单纯就是记忆力降低的学生。这些孩子的思维处于一种受抑制的,静止不动的,“僵化”的状态之中,这又是如何造成的呢?造成儿童发展上偏差的最有害的因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暴力,造成了儿童心理上的伤害。因而作为教师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爱护,但同时也不可过于张扬,教师对他们的爱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
当面对这些学习落后的学生时,不应让他感觉到跟别的学生不一样。千万不要让他们总以为自己比别人差,这就要求我们不要对这些学生进行不适当的教学。因为这些学生一开始记不住跟其他同学同样的东西。我们要尽量发展学习落后的学生认识的可能性,增强他的记忆力,但同时我们始终不能让他感到对他的成绩是根据他记的多少来评定的,当他回答了问题,只要取得了进步的时候,就要给他以鼓励。不要过于严格地对他提出要记住太多东西的任务,相反的,我们要把记忆的目的尽量的暂时放开。放在首先的是让儿童在新的面前感到惊奇和赞赏。这样会使他的记忆变得越好,让他感到学习的快乐。
人的头脑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但是这种奇迹只有在教育的影响下才会出现。这是一种长期的,单调的,非常复杂和折磨人的艰难的播种,撒下的种子要过好几年才能成长幼苗。这件工作还要特别尊重学生的人工格。不应当让一个不幸的,被大自然或不良环境造成艰难境遇的孩子知道他是一个学习太差的孩子。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正常儿童百倍的细心、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有人说,老师的一句话,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就让我们多给孩子快乐,少给孩子“痛苦、忧郁”,成就他们各式各样的精彩的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