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标签:
耕耘杏坛梨花白浩友玉汝教海泛舟漫步书林桃李家时间煮雨 |
分类: 日常工作款款行 |
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为楷模”。这句教育名言充分说明了在构成教育力的诸因素中,师德是教育力的主要因素。教师的人格对于青少年学生心灵的成长和人格的形成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这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以及任何奖惩制度都无法代替的。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精神和人格起着培育、引导、感染和促进作用。
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有了它,学生的心灵就拥有了一片“最灿烂的阳光”。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
一、教师人格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使命,就是挖掘人的潜力,引导学生的人格朝着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在教师的榜样作用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也是无处不在的,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用,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直接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一般来讲,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感,他们把教师当成自己学习上的导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任何一个人的成长,无不受益于教育者高尚人格的影响。教师人格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教师用身教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有力地推动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青少年的心理、生理成熟期提前,但他们不能超越精神饥渴和心理断乳这一特定的关键阶段。由于他们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情感脆弱,他们的知、情、意、行的矛盾日趋深刻、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应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凭借自身的品行、学识、人格、仪表、风度等方面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主要是指教师的道德品质,是教师独特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人格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它是一个人感情、言谈举止、道德信仰的综合表现。理想的人格具有示范作用,中国历代教育都注重"身教",提倡教师的为人师表。教师具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心理品格,非常有利于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接受教师的教化。这就是所谓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的受教育者---学生。教师备课、授课、批改作业以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各种教育活动的成果,往往依赖于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技艺和教师的高尚人格。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技艺是教学的实践与动力基础,可以说它是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学生的重要保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把自己的人格魅力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就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作为学生有一种特殊的"向师性"心理,他们对自己所喜爱的教师信任有加,并会模仿教师的行为。比如,当教师走进课堂开始上第一节课时起,学生就会用自己敏锐的眼睛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教师的个性及其行为举止、服饰穿戴,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每一个学生。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会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他们人生道路的领航人。而作为教师,不仅要开启学生的智慧,也理所当然地要做学生的导航者,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身。"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要做"人师",就应当了解自己,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师传授知识、解答疑难的方法、态度都会显示一个教师独特的个性;对待学业上暂时后进的学生,是循循善诱百讲不厌,还是冷眼相待一脸不耐烦,也同样反映出教师的不同个性和水平。一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一言一行,看起来似乎是教师个人的事,其实关系重大,不但左右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也会产生影响。一个掌握现代教育观和教育方法,有涵养,懂得学生心理的教师,他会把自己对学生的人格感召渗透于整个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他的人格因素会发挥"无限之用",教育学生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前,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了对自己的理想、前途、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认识上的困惑,个别学生甚至出现在道德上的失衡等现象。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有一个稳定的人生选择参照和奋斗目标的导航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教师应该充当学生的导航者,以自己健康的人格,为学生梳理出一个明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崇高的品格、正义的行动以及为教育事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来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心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教师人格对学生情感优化的影响。
在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在课下我们象朋友一样相互交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师人格的具体体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作为教师,我深知肩负的责任。当每个秋天来临的时候,我面对的是新的时代骄儿,当他们怀着好奇与憧憬走进这朝思暮想的象牙塔,当他们从稚嫩的双肩上卸下行李,我体会到了他们求学的艰辛与不易,那一刻,我决心要为他们提供一方最静谧的港湾,要让他们在思乡的煎熬中体会家的温暖。在学生面前,我更注重实际,我不奢望努力能赢得桃李芬芳,只希望我能成为学生的朋友。我经常告诉他们要团结,只有团结才能拢住大家的心、才能发挥整体的力量。
四、教师人格对学生学业发展的影响
五、教师人格对学生道德升华的影响。
教师的劳动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教师劳动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生一代,是做人的工作。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各自不同个性的学生;教师的主要劳动工具也是人,是涵盖着其全部人格、知识和才华的教师本人;教师的劳动产品也是人,是要成为未来社会人才的学生。在学校里,教师是学生最亲近、最尊重的人,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教师往往成为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的理想人格,会像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人格影响是深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可以说,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楷模和导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道出了教师的德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个德行良好的教师会给学生树立一个师范,这样会带出人文素质高的学生,相反,德行很差的教师会给学生很多负面的影响。
六、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