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标解读】《坐井观天》第二课时说课稿   郭莉

(2012-07-12 16:10:18)
标签:

新课标解读

坐井观天

第二课时说课稿

郭莉

分类: 教学研究理论关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说课稿

东方红学校:  郭莉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是人教版课程标准二年级上册第四组第十三课,这篇寓言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2、教学目标

我在第二课时里以情趣激发为基础,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与能力:复习生字词语,积累语言。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培育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三维目标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画一画———直观再现  吸引注意

(读一读———利用朗读  体会感情

(做一做———动手实验  解难释疑

(说一说———拓展延伸  培养想象

(五)演一演———角色扮演  拓展文本

三、说教学流程与环节设计

    低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为主,故设计本课第一课时以识字、写字为重点,为阅读教学扫障碍。下面,我主要说说第2课时的教学安排。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把课文的教学设计如下:

环节设计

(一)直观导入,复习生字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齐读课题,并提问是谁坐在井里观天?再画简笔画,直观形象的让学生了解青蛙所在的位置。

然后我出示卡片复习生词:由学生自读、开火车、齐读,巩固生字词,再次为学生读文扫清障碍。(沿、信、际、相信、井沿、青蛙、弄错、抬头、回答、还有、无边无际)

(二)深入文章,理解寓意

   《新课标》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我在学生读完第一自然段后设计口头填空:青蛙坐在(  井底   ),小鸟落在( 井沿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简笔画画出小鸟的位置,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井沿”

接下来的这个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所在,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浅,阅读积累少,很难自己揣摩出在井底青蛙目光短浅,不信小鸟说的话。因此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并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来。而后再仔细品读。

1、 读第一次对话

在指名读完第一次对话后让学生自己交流评读。引导学生读出青蛙的礼貌和小鸟又累又渴的语气,举例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进一步感受小鸟又累又渴。接着我引读过渡,让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

2、第二次对话

在这次研读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看看青蛙和小鸟对天有什么不同看法?(相机板书:只有井口那么大、天无边无际)适机理解“大话”的具体含义。接着深入探究: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建议学生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青蛙的反问语气,学生再用肯定的语气扮演青蛙告诉小鸟:天只有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的。

我适机反问道:小鸟同意它的看法吗?引导学生理解“无边无际”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导学生练习说话:你们还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吗?学生边看图片边回答,接着我又做了如下设计,请看视频。

    最后,学生读中想象它们争论的情形,体会语气,此时学生读出了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劝告、诚恳的语气。

3、研悟第三次对话

当学生体会出语气后,我引导:“同学们青蛙和小鸟到底谁错了?”学生不约而同回答:青蛙错了。再分组读第三次对话,抓住两个“笑”。边读边思考:青蛙笑谁?为什么笑?从中体会“天天”对青蛙产生的影响

为了体会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到的天是多大的进一步了解青蛙目光短浅的原因,我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亲身体验的环节卡纸卷成筒当“井”,天花板当“天”,观察天花板有多大,学生充分的体验了青蛙的经历后,读出青蛙固执已见的语气

这一环节的设计自始至终遵循了儿童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运用了情境迁移的教学手段理解寓意,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目的。

在充分理解青蛙笑的含义之后,我又让学生思考:小鸟笑谁?笑它什么?小鸟几次说青蛙弄错了,有什么不一样?出示句子“你弄错了。”“你是弄错了”进行分析。用肯定的词替换“是”,体会小鸟态度的坚决。 

)拓展延伸,想象深化

理解寓意的基础上,我对本课进行了拓展延伸设计了青蛙跳出了井口的故事:

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它一下子惊呆了,看见了      ,于是对小鸟说:“       ”。小鸟说:“       ”。

这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画龙点睛之笔,这个设计来源于课文,又跳出课文,既巩固深化课文,又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四)总结全文,抒发感悟

结合学生生活体验,加深寓意理解,并拓展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设计了下面的板书:

      

13坐井观天

【新课标解读】《坐井观天》第二课时说课稿 <wbr> <wbr> <wbr>郭莉

小鸟图:  边无际

 

井图

 

青蛙图:   只有井口那么大

在板书中,我利用简笔画吸引学生,理解课文,突出学习重点,

五、说感悟

教学本课时,我通过“画一画,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虽然我对教学中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我的语速还是偏快一点,需改进。

【好课欣赏】坐井观天课堂实录 执教:郭莉

【浩友学生 欢迎指点】续写《坐井观天》探学四境

【课外阅读474】坐井观天、铅笔盒、武夷归来话柳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