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
(2012-02-10 22:21:59)
标签: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形成综合评价表 |
分类: 日常工作款款行 |
|
班级
评价内容 |
评价指标 |
等级评价参考指标 |
评价 |
|||
自 评 |
小组评 |
家长评 |
教师评 |
|||
爱 读书 |
1、有读书兴趣,能自主阅读,感觉阅读是一种乐趣。 2、经常到图书馆借阅读图书或到书店看书、买书。 3、能坚持每天阅读课外书。 |
1、能完全符合左边3项指标或符合2、3项指标者达优秀。 2、符合1、3项指标,每周能有5天以上坚持课外阅读者达良好。 3、符合1、3项指标,每周能有3天以上坚持阅读者达合格。 4、三项都不符合或每周课外阅读时间2天以下者评为待合格。 |
|
|
|
|
多 读书 |
1、能根据老师推荐的书目或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2、能背诵课标推荐的70首古诗词中对应年级的古诗词篇目。 3、课外阅读总量一年级每学期不少于1万字,二年级每学期不少于1.5万字。 |
1、符合3项指标者达优秀。 2、符合1、2项,第3项基本符合者达良好。 3、符合2、3项,第1项不符合者为合格。 4、三项都不符合者评为待合格。 |
|
|
|
|
会 读书 |
1、认真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会运用学习过的方法和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阅读。 2、能把阅读中发现的好词好句(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积累在读书笔记本上。 3、阅读后乐于与同学、家长、老师等分享阅读的快乐。 |
1、符合左边三项指标者达优秀。 2、符合1、2项,第3项基本符合者达良好 |
参与评价的可以是学生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是同学对同学的评价,是家长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是老师对同学的评价。
从量评、质评、过程评等不同层面进行评价,采用档案袋、量表、评价表、调查问卷等方法进行评价,试图形成立体、综合、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体系。
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养成情况等。
A.童话 B.历史故事 C.科幻小说 D.科普知训 E.漫画 F其它
A.1本 B.2本 C.3本 D.4本 E.5本或以上 F.根本不读
5.你认为自己已经养成哪些良好的阅读习惯?
A.专心阅读,不开小差 B.边读边思考 C.边读边做批注 D.收集资料
2.
3.
4.
(1)档案袋评价。档案中包含“课外阅读周记表”、“课外阅读习惯调查问卷”、“课外阅读评价表”、“学期课外阅读书目”……
我们以二年级为例,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读一个故事(或文章),每个学生的并如实填写下列各表: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周记表
亲爱的小学生,请把你的名字写下来:
本周你读了什么好文章?请把它的名字写下来:
这个文章的主要讲了什么事?能简单写一写吗?
你喜欢这个故事或文章吗?为什么?
下一周,你打算读哪个故事?把它的名字先告诉我们吧!
课外阅读习惯调查周问卷
自己说:在本周,
1、你喜欢在课外读书吗?
○我很喜欢,只要有时间我就看书。
○我较喜欢,没事做的时候我会看书。
○我不太喜欢,总是爸爸、妈妈督促我看书。
2、你在本周用了多少时间读课外书?
○我用了一个多小时以上的时间。
○我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我用了很少的时间读书。
家长说:在本周,
1、我的孩子读课外书,
○很自觉,很主动,从不需要我督促。
○较自觉,较主动,有时需要我督促。
○不自觉,不主动,总是需要我督促。
2、我的孩子读课外书时,
○总是坐得直,眼睛离书距离有一尺。
○偶尔需要提醒,大多数时间坐得较直。
○喜欢躺着看书,总是边看书边玩。
课外阅读评价表
年
自己评:
同学评:
家长评:
老师评:
除了真实填写以上各表外,学生还可以把已读过的故事书等放入档案袋中。
要求学生每周读一个故事(或文章),可以基本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每周平均读200字,一年就可以达到5万字以上。
要求学生填写“课外阅读周记表”、“课外阅读习惯调查周问卷”、“课外阅读评价表”等,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使课外阅读能够有质有量。
我们在进行低年级课外阅读评价时,开始由教师向学生推荐书目,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类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故事书,而且它们都是由短小的童话组成,不对学生进行硬性要求,读哪一篇,但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选一篇阅读,读后填写“课外阅读周记表”、“课外阅读习惯调查问卷”、“课外阅读评价表”等,然后根据评价反馈的情况,开展专题活动,以促进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2)活动式评价。
我们鼓励把评价贯穿于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生活化。例如,让教师在班级布置“图书超市”。超市由每个小组各准备一个图书箱,每个箱子由每组成员提供自己看过的图书,那么每个同学就都是图书超市的“导读员”了,由他们向同学们介绍图书。因为是自己看过的图书,所以在推荐介绍时,不仅使其它同学初步了解了书的简要内容,而且还激发了他们的读书欲望,并且也培养了导读员的读书兴趣和读书能力。每周评比各组借出书目的数量、评选优秀导读员等。另外,我们还按月份,有目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阅读汇报会、课外读物朗读会、新书介绍会等),在活动过程中观察、记录学生的阅读表现,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态度、习惯、能力进行评价,这种做法自然而又有效,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在展示交流过程中检查阅读的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活动式评价,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形成,并为教师及时掌握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提供了信息来源,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四、教师反思:
课外阅读是学生开阔眼界,贮备知识和训练能力的桥梁,但是,茫茫书海,巍巍书山,往往让学生难以入手,因此教师精心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建立学生乐于接受的评价方式才能让学生乐于读书,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参与评价,使评价的信息来源更丰富,评价的结果更全面、更真实。我们知道,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保证课外阅读和读书笔记的质量,要想在中高年级达到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在低年级打好基础,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每学期我们都适当布置学生阅读一些名著名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家长参与评价检测,对学生阅读过程,读书质量的跟踪记录则显得更重要。所以,在家朗读课文,我们让家长评价,教师能更准确了解学生的阅读自觉性。家长评价每一周的读书笔记,得以与孩子心灵相通,思维碰撞火花,感情更加亲近。家长统计评价学生每个学期阅读总量,看到孩子成长的艰辛历程,共同体味成功的甜蜜。无论是哪一层面的评价,评价的发展功能,激励功能都得以充分体现。
测评内容
|
测评指标
|
测评权重
|
测评等级
|
朗读方式
|
1、阅读中能够默读,每分钟不少于 300字。
2、阅读中能通过略读很快的阅读咨询性材料。
3、阅读中不指读,不逐字阅读,会跳读。
4、阅读中能通过浏览的方式进行信息提取。
5、阅读中能够根据阅读需要合理调整阅读速度。
|
10%
|
优秀
|
阅读文本
|
说明性文章和叙事性作品
|
10%
|
良好
|
阅读策略
|
1、阅读中能够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
2、阅读中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标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3、阅读中能够积极地展开推断、假定、联想等思维活动。
4、阅读中能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主旨句。
5、阅读中能够注意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
15%
|
一般
|
阅读兴趣
|
1、喜欢书籍、喜欢文字,积极参加阅读活动。
2、阅读的内容广泛,有个人独特的阅读倾向。
3、阅读中个人情感体验强烈、明显。
4、阅读中注意力集中,乐于活动本身。
5、通过阅读能够产生愉悦感、成就感
|
10%
|
良好
|
阅读习惯
|
1、能够利用字典等工具书帮助阅读。
2、能够根据需要通过阅读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阅读后习惯谈论、思考阅读的内容。
3、基本养成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
4、能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
|
15%
|
良好
|
阅读能力
|
1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2、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5、、能抓住要点,了解事件梗概。
6、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8、体会诗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9、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
15%
|
良好
|
知识与积累
|
1 、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2、背诵优秀诗文 60篇(段)。
|
15%
|
一般
|
情感态度
|
1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2、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
10%
|
非常优秀
|
学 生 自
评
|
阅读兴趣深厚,方式多样,感情丰富,能力有待加强。
|
||
教 师 评
价
|
1、阅读水平进步不明显,积累知识不丰富,情感欠真实。2、因读得多,口语表达明显提高。
|
||
家 长 评
价
|
爱阅读但很草率,不爱记笔记,凭兴趣读,感悟不深刻。但阅读兴趣明显加强,特别是故事性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