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堂】小学四年级作文:夏天里一件有趣的事
(2010-12-22 18:43:07)
标签:
习作课堂小学四年级作文夏天里一件有趣的事杂谈 |
分类: 步入读写勤研究 |
夏天里一件有趣的事
炎热的夏天,有时让人烦躁不安,有时又会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想一想,在夏天,你做过或见过哪些有趣的事。选择一件,先想想事情的经过,再想想这件事怎么有趣,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下来。写完要多读几遍,并认真修改。
【指导】
1.审清题目,选好材料。
这次习作要求写夏天里一件有趣的事。第七册第一单元的习作也要求从暑假生活中选择一件有趣的事来写。两个习作要求看似相同,实际是不完全一样的,第一,时间范围不一样,这次是“夏天里”,第七册一单元是“暑假中”。夏天是一个季节,暑假仅一个多月的时间。通过审题,可以知道了这次习作选材的范围是很大的。第二,两篇作文要求选择的事件内容也不完全一样,“暑假中”只要是这个时间范围内发生的有趣的事就可以了,但“夏天里”,选择的事件内容必须具有夏天的特点,如气候特点,动物的习性特点,植物的生长特点……第三,这次习作选择的事情,可以是你做过的,也可以是你见过的。这也和第七册一单元的习作要求不完全一样。
审题之后,选择一件最有意思、最能使人感到高兴或能引起人的好奇心的事进行习作。
2.抓住重点写具体。
这次习作要求把事件怎么有趣写出来。那么怎样才能反映出“怎么有趣”呢?如果所选的这件事主要是人物来做的,那么要抓住人物在做这件事时有趣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来进行描写;如果这件事主要是由动物来表现的,要抓住动物在这件事中有趣的外形、习性、动作、神态等来描写;如果这件事主要是由植物来表现的,要抓住植物有趣的形状、变化特点等来描写。总之,要紧紧抓住有趣点来进行细致、形象、有顺序的描写。
3.要认真修改。
修改,是写作文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有的同学作文一写完就交上去了,到头来又抱怨自己写不好作文。其实,好文章不是一下子写成的,而是经过反复修改而成的,有人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这话是有道理的。那么怎样进行修改呢?
首先要多读几遍。可以默读,不出声音;也可以朗读,读出声音来;还可以读给别人听。在读的过程中,要一边读一边对照题目要求来想,看看是否符合要求,词句是否通顺合理,有没有错别字或标点符合运用不当的地方。如果是读给别人听,可以征求一下意见。在多读几遍,找出毛病之后,要进行认真地修改。
【习作评改】
原文:
一件有趣的事
一天晚上,我们全家人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电视,忽然,厨房里发出“哗啦”一声响。爸爸妈妈几乎是同时说:“准又是老鼠!”
这几天,老鼠又开始猖獗起来了,白菜被咬得满地都是,盛东西的箱子被挖了许多洞,图书也变成老鼠的牺牲品。
今天,我们全家三口准备和老鼠展开一场战斗。爸爸手里拿了一根长长的木棍打先锋,妈妈拿着手电筒紧跟在后面,我也做好了战斗准备。只见爸爸拿着木棍一会儿捅捅这儿,一会儿又捅捅那儿,犄角旮旯儿都捅到了,就是不见老鼠的踪影。爸爸只好挪东西,当挪动煤气罐时,只见一只大老鼠一下子跑了出来,一转眼又不见了,我大叫:“跑到碗橱下边了!”这一回,爸爸搬碗橱,妈妈截,我堵。老鼠终于又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它慌忙逃命,只见它向妈妈那里跑去,被妈妈截住,它又向我这边跑来,又被我堵住,它四处碰壁,无路可逃,爸爸赶紧用木棍给它个当头一棒,老鼠昏死过去。
看着今天的战利品,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这场大战真有趣。
评改意见:
其一,从选材看这篇作文不符合题目要求。题目要求记夏天里一件有趣的事,而这篇文章主要记叙的是捉老鼠的事,没有交待清楚“夏天”这一特定的时间范围。同时,这件事任何时间都能发生,不具备夏天的特点。不是只有在夏天这一季节里才可能发生的事。所以这篇作文应该重新选材。
其二,这篇作文“有趣”不够突出,题目要求把怎么有趣写出来,而这篇文章的小作者没有抓住有趣这一特点写具体。文中只有作者的叙述,没有具体的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也没有老鼠样子的描写,显得平淡、干巴。
应该把老鼠的样子具体描述一下,如:一只大老
鼠伸着尖嘴,瞪着眼睛,东瞧瞧,西望望,嘴里还发出“吱吱”的叫声。它一看见我们,“噌”的一下子又跑得无影无踪了。
还应把人物在捉老鼠过程中的动作、语言、神态进行一些具体描写如:妈妈顺手抄起一把笤帚连连向老鼠拍打,嘴里不住地说“打死你,打死你!”老鼠又向我这边跑来,我急中生智,双腿向地下一跪,腿手并用,堵住了老鼠的去路。
把动作、语言写具体了,“有趣”就突出了。
【优秀习作】
荷花池趣事
铁牛的生日比我小两天。我们俩个是同学。我爸和他爸从小就是好朋友,现在我和铁牛也是好朋友,可算是世交了。
我们俩爱好相同,性格相同,个子也差不多高,我们不知道悲伤和忧虑是什么滋味。随时随地你都可以听到我们的欢笑声,好像整个世界都属于我们俩。
那年夏天,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就用它那巨大的喷火器喷射火焰,炙烤着大地。这时,我们最好的游戏场所便是我家屋后不远的一片荷花池,远远看去像一块硕大的翡翠,中间还衬托着几颗红宝石呢,那就是鲜艳的荷花。一天中午,我们俩跑到池塘边,我发现离岸不远有个大莲蓬,婷婷玉立,一下子就把我的目光吸住了。我回过头对铁牛说:“牛牛,这有个大莲蓬。”说完,我便站在池边,跪着脚伸手去够,铁牛急忙说:“小心!”话音未落,我脚底一滑,便掉了下去。荷花池不深,可池底全是泥,根本拔不出腿。铁牛急忙伸手拉我,我说:“这样不行,你也会掉下来的。”可铁牛还是使劲拉我,结果一条腿掉了下来,多亏我使劲儿推他,才没有陷在泥中。铁牛爬起来,揉揉屁股,什么话也没说,突然跑了。望着他那远去的背影,我心想:害怕了吧,还是好朋友呢!
裤子被水浸湿了,鞋里也都是泥,周围所有的东西好像都在嘲笑我,莲蓬仿佛得意地说:“让你摘,让你摘!”唉……真倒霉!我正在垂头丧气,忽听见一阵喊声:“肖铁,肖铁!”哦,是铁牛拿着根大竹竿跑过来,说:“使劲儿拉住,我要使劲儿了。”一、二、三,铁牛憋足了劲儿,脸通红……。我终于被他从池里拽了出来。看看他:满脸是汗,手都磨破了。我激动地对他说:“真够朋友!”我们彼此看了看两人一身泥的狼狈样子,都呵呵地笑了。
回到家,我和铁牛都挨了顿打,可我们真正的友谊从这巴掌声中开始了。
【评析】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趣事更是难以忘怀。小作者所选的这件事,是刻骨铭心的,因为它是“我”与铁牛结下深厚友谊的纽带。由于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事,所以文中充满了真情实感,充满了童趣,童声,而语言却朴实无华。如当小作者掉进池中后,铁牛拉他那一段,记叙得真实,细致。铁牛跑了,小作者不知他干什么去了,想:害怕了吧,还是好朋友呢?非常自然,合情合理。当铁牛把小作者从池中拉上来后,又写道:我激动地对他说:“真够朋友!”语言没有华丽的修饰,却充满真情。
另外本文突出了夏天的特点,对太阳的描写恰当,紧扣题目要求。
捉蛐蛐
时值盛夏,清风徐徐,月升东山,多好的夏夜,我和几个小伙伴儿来到草坪上玩儿。
我们玩儿得正高兴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一蹦一跳的。借着月光,仔细一看,原来是只蛐蛐,我们就跑去捉,谁知它动作特别快,没等我们赶到,它早就躲得无影无踪了。正当我们无可奈何地站在那里发愣时,草丛中响起了清脆的叫声。原来是蛐蛐在和我们捉迷藏呢。那叫声好像在嘲笑我们捉不到它。不行!非捉到它不可,我想:可能刚才跑时脚步太重,风和响声把蛐蛐吓跑了。这回可得轻点。我和小伙伴们又循着声音仔细地找起来。我在树下捡了一个别人丢的塑料袋,想用它做个网子,让蛐蛐逃不掉。然后慢慢拨开草丛,啊!找到了,原来这只蛐蛐正在悠闲地叫着,它好像并没有感觉我已发现了它。我屏住呼吸,轻轻地走近它,小心翼翼地用塑料口袋一罩,它终于落到了我的“网”里。我高兴地跳起来,仔细地看着自己的战利品。它长得可漂亮了,身子小小的,显得特别灵巧,两条长长的须子立在圆圆的脑袋上,两条刚劲的后腿使劲儿地蹬着,两翼不断地抖动,好一副威武不屈的架式,真像一位勇士。我大声地对小伙伴们喊:“大家快来看,我捉到蛐蛐了了!”伙伴们跑来了,大家笑啊,跳啊,给这美好的夏夜又增添了乐趣。
捉蛐蛐太有意思了,不但玩儿得开心,还使我懂得了玩儿也要动脑筋,找窍门。
【评析】
这篇作文充满了童趣,小作者从开始没有捉到蛐蛐,到捉住了蛐蛐,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记叙和描写,写得生动形象,如:屏住呼吸,轻轻地走近它,小心翼翼地用塑料口袋一罩。这些描写用词准确。蛐蛐的样子描写得也极有特色,如:两条刚劲的后腿使劲儿地蹬着,两翼不断地抖动,好一副威武不屈的架式,真像一位勇士。蛐蛐的可爱跃然纸上,这是小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也是小作者推敲词语,善于想象的结果。
另外,文中写捉到蛐蛐后大家的喜悦之情表达得非常充分,如:“我高兴地跳起来,大声地对伙伴们喊,大家笑啊跳啊”,为文章增添了情趣。
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一年级的暑假,我是在乡下爷爷家度过的。一到乡村,我觉得什么都新奇,有趣,但最有趣的要算与表兄妹们捉燕子、放燕子那一回了。
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太阳像火球似地烤着大地。在村边的大柳树下,我和慧子坐在智子哥、明子哥、军子弟旁边,听他们商量怎样把堂屋楼上燕窝里的小燕子捉来喂养。他们争吵着没完没了,因为谁都想争到小燕的“喂养权”。最后,还是智子哥作出决定。他摹仿大人说话的样子,手一挥:“别争了!我看就让城里来的小姑娘——姗姗和慧妹喂养,同意不同意?”
“同意!”大家一致赞成。我和慧子真是高兴极了。
开始行动了,我们抬来一架很高的木梯,把它稳稳当当地搭在了燕窝前。虎头虎脑的军子“嗖”地从腰间抽出木头手枪,神气活现地说:“现在由我上去捉小燕子,其余的人扶稳梯子!”说完,飞快地爬上木梯,越爬越高。
我们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紧盯着军子。我的心一直“咚咚”地敲着小鼓,当军子安全地到达燕窝前时,我提醒他:“军子,注意不要弄坏了小燕!”
“那还用说?还要你教?”军子得意地喊。
……突然,慧子叫起来了:“不好了,不好了!老燕子回来了,它会啄咱们的,快跑!”我们都慌了。刚才还一只手抓一只小燕,在梯子上表演的军子也忙往下退。我们连梯子也顾不得要,就急忙跑进屋,躲在门缝里看。
只见一只灰褐色的母燕,闪电般地飞来了。它停在楼上的燕窝旁,低下头去看着,突然惊恐不安地抬起头来,四处张望,紧接着,它从燕窝飞开,在堂屋里冲撞着,一会儿飞出去,一会儿又飞进来,发出“叽叽”的叫声,好像在大声呼喊着什么。
听着燕**的呼唤,我刚才那股高兴劲儿一下子烟消云散了……我想燕妈妈失去了孩子,准会急死的。还是把小燕还给她吧!
我擦擦脸上的汗水,拉拉明子:“咱们,把小燕放了吧……老师说,小燕是益鸟呢!”明子哥一摸脑袋,忙说:“是啊,我们怎么忘了老师的话哩!”“这都怪军子,”智子哥接过话头说,“是他想的坏主意。”“我,我可没听老师说过!”军子不服气地嘟着嘴说。是哟,军子还没上学呢,能怪他吗?“算了,我们把小燕放回原处吧!”“我去!”军子头也不抬,直奔楼前的梯子,迅速地把两只“叽叽”叫着的小燕重新放回窝里。
燕妈妈一下子飞回到窝上,用翅膀搂着她的小燕子,又叽叽地叫起来。但这次唱得十分动听,好像在夸奖我们:“你们真是一些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大家看着这窝燕子,唱呀、跳呀,那高兴的劲儿,真是无法形容。捉燕子,我们高兴;放燕子,我们才真正打心眼里高兴哩!
【评析】
本文的小作者,通过“捉燕子,我们高兴;放燕子,我们才真正打心眼里高兴哩!”这件事,表现出了孩子们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同时也明白了保护益鸟的意义。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能够紧紧围绕“有趣”这一重点写具体,语言活泼,有儿童特点,用词准确。如:虎头虎脑的军子“嗖”地从腰间抽出木头手枪,神气活现地说:“现在由我上去捉小燕,其余的人扶稳梯子。”将儿童特有的顽皮、可爱表现出来了。又如:“只见一只灰褐色的母燕,闪电般地飞来了……突然惊恐不安地抬起头来,四处张望,紧接着,它从燕窝飞开,在堂屋里冲撞着,……”作者抓住燕**的动作、神态描写,扣人心弦,从中大大提高了文章的趣味性。
夏天一件有趣的事
眼下,正是盛暑时节,中午,火红的太阳当头照,我们全家正在树阴下吃午饭。知了好像凑热闹似地叫个不停……
忽然,背后传来鸭子的叫声。我回头一看,只见两只鸭子张着嘴,伸着长脖子,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一动不动。“小鸭子,饿了吧?”我说着扔给它们一根面条,可它们连看也不看一眼,仍然张着嘴望着我们。也许是没有看见,我又扔给它们一根,还没有反应。奇怪,以前要是一有吃的,它们早就抢开了,今天是怎么回事?
吃完饭,我接了盆水放在院子里想洗洗脸,当我从屋里拿出毛巾时,我接的一盆水已经被鸭子当澡盆了。我没敢过去惊动它们,便在旁边偷偷地看,只见鸭子一只在盆里,一只在盆外痛快地洗着澡,不时地用嘴舔着漂亮的羽毛,发出欢快的叫声。它们时而摇摇尾巴,时而拍拍翅膀,时而又顽皮地把盆中的水溅得到处都是。噢,我明白了,刚才小鸭子不是饿了,而是热了。一只鸭子又跳进盆去,它们自由自在地耍闹着。不一会儿,它们又排着队围着盆子快活地转着圈,摇着尾巴,拍着翅膀,仿佛世界上只有它们了。
看着小鸭子那高兴劲儿,我也偷偷地笑了。
【评析】
这篇作文虽然短小,却充满了情趣。这是作者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由于观察得细致、认真,特点抓得准,描写得生动具体,所以读起来津津有味。
作文开始对夏天的“热”进行了贴切的描写,紧扣题目要求,也为后边发生的事情进行了铺垫。接着讲到给鸭子面条,它们不吃,是怎么回事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最后通过鸭子洗澡解开了这个“谜”。原来不是饿了,是热了。文章结构安排得也很巧妙。
鸭子洗澡时的描写更是生动,尤其是三个“时而……”用得好,这是小作者善于观察的结果。
挖蛤蜊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哥哥到舅舅家去玩儿。舅舅家不远就是大海,我和哥哥沿着海边一边走一边拾贝壳。
一个金黄色的贝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我赶紧跑过去,蹲下身子刚要拾起来,忽然从贝壳边冒出一股水柱,吓了我一跳。我赶紧把哥哥喊来,问他:“这个贝壳边为什么冒水?”他看了看,摇摇头。由于好奇,我们用小木棍在刚才冒水的地方挖了个小坑。挖着泥了,发现一个小小的蛤蜊。“原来是它冒出来的水呀!”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说。它那扇形的贝壳上,长着很有规律的花纹。
“我们挖蛤蜊吧!”我提议,哥哥高兴地同意了。我也找了一根小木棍。我看见哪儿冒水,就从哪儿挖。有时我一下就能挖三四只呢。
涨潮了,海水慢慢地向岸边沙滩涌来。我和哥哥刚要走,忽然看见一块礁石旁边一处接一处地冒水柱。我高兴地推了推哥哥,说:“哥哥你看那儿怎么也一个劲儿地冒水柱?”哥哥兴高采烈地和我一起朝那儿奔去。到了那块礁石旁,我干脆扔了小木棍,用手抓。一把下去,抓上来一看,沙子里面竟有五六只。这时冒水的地方更多了,似乎蛤蜊都要把头伸出泥沙似的。一会儿,到处都往上冒水,仿佛雨点落在海水上,溅起了小圆晕。
我和哥哥一人挖了一塑料袋蛤蜊,这些小蛤蜊顽皮地伸着舌头,朝我们冒着水,仿佛在向我们显示本领。我们看着这些小东西,甜甜地笑了。
【评析】
读这篇小文,不觉眼前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哥哥和妹妹高兴地在沙滩上拾贝壳,在礁石旁挖蛤蜊。他们跑啊,跳啊,笑啊,多么有趣,多么开心。这是小作者生动形象描写的结果。
小作者写人物的动作语言尤为逼真,形象,不但写出了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且把怎么说的,怎么做的也写出来了。如:“赶紧把哥哥喊来”“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说”“我高兴地推了哥哥一下说”“哥哥兴高采烈地和我一起朝那儿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