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习作课堂】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

(2010-12-22 16:34:36)
标签:

习作课堂

印象最深的

一次活动

杂谈

分类: 步入读写勤研究

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

 

本学期学校或班级举行过哪些活动?请你从中选择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下来。写之前,要想一想这次活动是怎样开始的,怎样一步一步进行的,怎样结束的。写的时候,要把活动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还可以写出参加活动的感受。题目由自己定。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指导】

在小学生活中,同学们一定参加过许多活动。有春游、参观、运动会、义务劳动、文艺晚会、歌咏比赛、军训、夏令营等。这篇习作要求把本学期举行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活动写下来。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掌握好时间、地点、人物、目的、活动内容、以及活动过程这几个要素。有了这几个要素,活动过程就叙述清楚了。当然,这些要素不是每篇都强求一律,而是根据内容有所变化。

第二,要抓住不同活动的特点。在小学生活中,活动内容是丰富多采的。各种活动都有各自的特点。同学们作文时,要抓住这些特点。一般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同,特点不同。“春游”是春风拂面,绿草如茵;“秋季运动会”是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中秋赏月”是皓月当空,金风习习;“打雪仗”是粉妆玉砌,白雪皑皑。开展活动的地点不同,描写的内容也不同。“登山活动”是在山中,则要写群山、涧水、绿树、石径……。“运动会”是在体育场,则要写红旗、横标、跑道、看台……。“参观展览”则要写展厅、展品和人群……。另外,各种内容的活动,有各自的特点。“春游”使人心旷神怡;“新年联欢”是欢声笑语;“跳绳比赛”热烈紧张;“扫墓活动”则是庄严肃穆。总之,写不同的活动要抓住时间、地点、内容的特点,适当进行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

第三,要注意点面结合。活动与事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群众性的,涉及的人较多。同学们要注意既要写好集体活动的情况,也要写好部分人或个人活动的情况,要注意点面结合。

第四,要突出重点。同学们所参加的活动的过程中,可写的内容很多。如果什么都写,结果什么都写不好。特别是参观、访问、游览一类的活动,所见所闻更多,一定要有所取舍,将最能说明问题,感受最深的写下来,其他的只概括叙述一下就可以了。

这篇习作是写同学们喜欢的,并亲自参加的活动,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在习作中,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但是,不要生硬地在文章结尾写几句“口号式”的感想。感受可以渗透在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表达出来,也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法直接抒发出来。如果写在结尾处,也要含蓄一些,给读者留一些思考,留一些回味。

【习作评改】

原文:

 

记秋季运动会

 

1020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们全校师生在北京体育馆田径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

运动会开始了。首先是运动员入场式。同学们都穿着整齐的衣服,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整齐的步子,喊着口号,个个精神饱满。走在最前面的是仪仗队,这是由几十位同学组成的,那一面面红旗迎风飘扬,好像为同学们鼓劲。紧跟在后面的是一年级小同学组成的花束队。她们天真活泼,手举鲜花,欢快地跑过主席台。我们班的队伍走过来了,张艳同学高举班牌,挺胸抬头,真像奥运会的“引导员”。

比赛开始了,第一项是负重接力。参加比赛的同学个个努力,台上的同学使劲儿加油。这项比赛,我们班取得了第一。

“呯!”的一声枪响,男子百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肖鹏跑得真快,第一个冲过终点,同学们都欢呼起来。

最激动人心的比赛是4×100米接力。我们班参赛的是程瑶、于浩翔、韩然和肖鹏。他们都拼力向前,最后肖鹏超过其他班十几米,冲过了终点。我们班又取得了第一。

运动会结束了,我们班获得全校团体总分第一名,共获得七项冠军。我非常高兴。

评改意见:

这是一次集体活动,符合作文的要求。写运动会要抓住几个最精彩的项目,重点描写。其他项目可一带而过。在写比赛时,要写好运动员,也要写好观众,还要写自己。要注意把场面描写和个别描写结合起来。

这篇习作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全文选了入场式、负重接力、百米赛、接力赛来写,基本抓住了运动会的主要内容。但是,从文字上看入场式和其他三项相比显得多了一些。既是运动会,写比赛项目应该是主要的。入场式可以少写一点,而其他三项应该有所侧重的多写一些。

第二,写了三个比赛项目,结果哪个都没写具体。“负重接力”本是很有趣的项目,可以写一写运动员怎么负重行进的,有动作,有表情。如果自己也参加了比赛,还可写一写自己的心情:“百米赛”是运动会的主要项目,又有自己班的同学参加,同样要写肖鹏的神态、跑姿,还要写一写台上的观众是怎样加油的。“4×100米接力”是运动会的高潮,应该重点写。要写自己的心情,要写运动员怎样接棒,怎样追赶,要写同学们怎样加油,要写最后运动员是怎样冲刺的。所选的三项比赛也不能都详写,应该有所侧重。

第三,文章以“我非常高兴”结尾,显得和全文不衔接,有“画蛇添足”之感。其实不写这句结尾即可。

第四,文中第二段写入场式的队伍,一句话中用了三个“整齐”,很是不妥。应改为:“同学们都穿着统一的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有力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饱满地走过主席台。”

【优秀习作】

 

记一次中队活动

 

上星期六下午,我们五(3)中队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中队会——比美大赛。

为了开好这次中队会,少先队员们都做了认真的准备,谁不想被评为最美的少先队员呢!

你看,女同学一个个穿得花枝招展,男同学穿得干净整齐,有的同学还事先理了发,就连平时最不注意衣着的小强,也让妈妈把他的白汗衫熨得平平整整的。

队会开始了。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队旗,显得比平时精神了许多。中队长激动地对大家说:“为了对全体少先队员进行一次美的教育,我们召开了这次比美主题中队会,愿同学们争做最美的少先队员。”由中队委和辅导员组成的评比委员会已经端坐在教室的前面。

比赛的第一项“外表美”。由三个小队派出的代表轮流在同学们面前走过。瞧他们那副样子,简直就像时装模特儿,衣着美观大方,举止自然洒脱。看来各有千秋,很难分出高低。

比赛的第二项又开始了。三名代表在讲台前站好,突然中队长端着一盆水从他们跟前走过,不小心把水弄洒了,溅了他们一人一身水。他连忙放下盆拿出手绢为三位代表擦水,还连连道对不起。一小队的李红抖了抖自己漂亮的连衣裙,撅起了小嘴。二小队的小刚看了看被溅湿的白球鞋,瞪起了眼珠子,刚要发作,同学们发出了一阵笑声,他连忙不好意思地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三小队的小浩好像并不十分在意,一边自己用手绢擦身上的水迹,一边说:“没关系!”会场上响起了一片掌声,显然大家是在称赞她的“语言美”。

大概是接受了第二项比赛的教训,在“行为美”的比赛中三个人都表现得不错。

最后一项比赛的题目是这样的:爸爸出国工作即将回来,准备送你一件礼物,征求你的意见,请你说出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只见三位代表低头沉思,座位上的其他少先队员也在交头接耳。

第一个发言的是一小队的李红:“我想得到一台电子琴,我可以用它来为院里的小朋友演奏美妙的乐曲。”一小队的同学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我想得到一台照相机”,二小队的小刚发了言。大家都注视着他,尤其是二小队的同学唯恐他下面的发言出了错。小刚歪着头想了想说:“我要用它……用它拍摄祖国的大好山河。”听了他的发言,二小队的同学稍稍松了一口气。

“我呀,我想得到一支拐杖——红外线探路拐杖。”听到小浩要的东西,大家不禁议论起来:“你又不是老头,要拐杖干什么?”“你们家又没盲人,用得着那玩艺儿吗?”“要什么不好,非要这么个东西……”

小浩忽然提高了嗓门:“我要把它送到**的工厂去,让他们仿造许许多多这样的拐杖,把它们送给在自卫反击战中,为了我们失去双眼的英雄的解放军叔叔。”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为小浩那美好的心灵所感动了。

这时辅导员祝老师代表评比委员会走上讲台,她激动地对大家说:“今天这个会开得很好,它使我们每个少先队员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同学们,美的世界要*美的人来创造,望大家都成为外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革命接班人。至于谁是最美的少先队员,我看还是大家来评吧。你们说是谁?”

“小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队会结束了,同学们高举起拳头呼号:“时刻准备着!”是啊,现在做一个真正美的人,不正是建设美丽祖国的需要吗?

【评析】

本文所选中队活动内容别开生面,非常新颖。全文按活动内容的前后顺序记叙,重点写了“最希望得到什么礼物”的讨论,稍详写了“对溅一身水”的不同态度,其他内容一带而过。

文中人物的语言,形式活泼,各有特点。在写个人活动时,注意写了群体的反映,使文章内容显得充实。

 

记秋季运动会

 

1020日,秋高气爽,我们全校师生在北京体育馆田径场,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

运动会开始了,由各班运动员组成的几十个方队,迈着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饱满地走过主席台。那一面面红旗,那一束束鲜花,那一张张笑脸组成入场式壮观的场面。

比赛开始了,第一项是负重接力。我参加了这个项目,并且是第一棒,心里比谁都紧张。我站在起跑线上,手里拿着实心球,心中不住地叨念:实心球啊,实心球,你可千万别掉在地上呀!这时,起跑的枪声响了,同学们像离弦的箭一样,飞了出去。我拼命地向前跑,只觉得脚下生风,周围的一切都看不到,听不见了。我两眼死盯着前方,近了,近了,还有两米!我伸出双手把实心球递了过去。我们班跑第二棒的张勇,伸出双手接过球,飞快地跑了出去。我长出了几口气,立刻加入“加油”的行列,使劲儿叫着、喊着为本班鼓劲。此时,跑道上的运动员个个生龙活虎,场下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

“呯!”地一声枪响,男子百米竞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肖鹏、于浩翔、岳峰个个争先。他们为了给班级争光,竭尽全力猛冲终点。结果以第一、第二、第六的好成绩,为我班赢得了13分。看台上的同学们听到这个喜讯,跳着、笑着、喊着,几乎把他们三个抬了起来。

4×100米接力赛是运动会的高潮。代表我们班参赛的是:“五项全能冠军”肖鹏,“短跑健将”于浩翔,“女飞人”张雷,“跳高能手”程小红。枪声响后,第一棒程小红,五(3)班的一位女选手和她实力不相上下。同学们都捏了一把汗,瞪大了眼睛看着,忘记了呼喊。还好,两人一直并驾齐驱。第二棒是于浩翔,只见他像一阵风一样,把对手都甩在了后面。第三棒张雷保持了原有的速度,顺利地跑到了第四棒。这时,全班同学大声为肖鹏鼓劲,其他年级的同学也喊着“肖鹏加油,加油!”。只见肖鹏迈着大步,向前猛冲,很快把第2名落下足有十几米,在一片欢呼声中冲过了终点。在他们四人的奋力拼搏下,我们班又获得4×100米接力赛的第一名。

运动会结束了,我们班以91分的好成绩,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这里有运动员的辛苦,也有全体“啦啦队”员的功劳,全班同学沉浸在欢乐之中。

【评析】

这篇习作生动地记叙了一次学校运动会。小作者注意重点写了几项比赛。所选三项比赛写时也各不相同。写“负重接力赛”时,以写“我”为主。写“百米赛”采用略写。而写4×100米接力赛,则分别写了4个选手的不同风格。运动会可写的场面很多。本文作者所选都围绕自己班得分来写,这样结尾写自己班得了团体总分第一,也就很自然了。文中既写了运动员在场上的角逐,也写了“啦啦队”场下的加油,互相呼应使文章有声有色。

 

放风筝

 

今天,天气真好,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正是放风筝的好机会。我们中队的伙伴们兴高采烈地拿着自己精心制作或选购的风筝来到天安门广场。

广场上已经有不少人在放风筝了。老师一宣布解散,大家就各自拿着风筝奔向广场中央,放起风筝来。嘿,风筝花花绿绿,各种各样,好看极了。有“仙鹤”、“鹞鹰”、“熊猫”、“沙儿燕”……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张义权不愧为放风筝老手,他的“鹞鹰”飞得最高,看上去简直成个小黑点儿了,可他还嫌不够高,不住地放着线。马维松的“大沙燕”是风筝中最大的一个,它展翅飞翔,真是好看极了。漂亮的“蝴蝶”在阳光下色彩更加鲜艳。美丽的“小金鱼”好像在水中游来游去。灰色的苍鹭,在天空中稳健地自在地翱翔。最惹人喜爱的是那只“鸽子”,它的身子是雪白的,还咕噜咕噜直叫。

我和另外几名没有风筝的同学,成立了个“参观团”,这儿瞧瞧,那儿望望,心里不禁羡慕起来。

正在这时,只见陈曦拿着他那个“孙悟空”跑了过来,对我们说:“你们没有风筝啊,那就放放我的吧!”我们高兴地跑过去,陈曦把线给我,他轻轻地托起“孙悟空”。这是我第一次放风筝,便学着别人的样子,拼命地拽着风筝线往前跑。这一下,风筝真飞起来了,我一边跑,一边放线,可是我一停下来,“孙悟空”就像喝醉了酒,晃晃悠悠地向下栽,参观的同学们惊叫着:“快!快跑!”我急忙拉紧线,又跑了起来。实在跑不动了,“孙悟空”来了个“倒栽葱”,一头扎在地上。

我坐在那里喘着气,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唉,干什么都得有窍门呀!我低头一看风筝,翅膀上裂了个口子。陈曦他们跑过来。我以为陈曦会生气的,可他却笑着说:“没关系,粘上就行了。”接着陈曦他们几个“行家”,粘粘补补,一会儿就修好了,便又放起来,经过几次实践,“孙悟空”终于能稳稳地在空中飞翔了。要不是线不够了,我们还能放得更高呢!我们玩儿得可好啦!

这时,天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简直成了一个风筝的世界。我们的“孙悟空”也在得意洋洋,腾云驾雾,好像用他那双“火眼金睛”看着地面上的孩子们,不住地点头,为我们同学之间的友谊唱赞歌哩!天空瓦蓝瓦蓝的,再配上五颜六色的风筝,多美丽呀!

【评析】

放风筝是一项非常有趣的课外活动。放风筝的场面很大,小作者采取“从大到小”的方法加以描写,先写了整个场面——“风筝花花绿绿,各种各样”,接着略写了几位同学不同的风筝,然后具体写了“我”放“孙悟空”的情景。在写“我”放风筝时,通过写“没有风筝”——“同学借风筝”——“‘孙悟空’来了个‘倒栽葱’”——“风筝裂了个口子”——“修好风筝”——“风筝终于在空中飞翔了”,情节起伏,写出了童趣。

 

军校第一课

 

初秋的一个清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激动的心情,迈着整齐的步伐,向北空勤务站——我们的少年军校走去。

来到训练场,负责我班训练的于教官跑步来到队前,大声说:“同学们,今天我来给你们上第一课……”还没等说完,大家就开始猜测这一课的内容。一个性急的同学小声说:“第一课就是练习站立。”“哇!练站呀!”“谁不会站呀?”同学们小声议论开了。于教官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大家不要小看站,人人都会站,但作为一个军校学生,站有站的要求,要学会站也是很不容易的。”接着他详细给我们讲解了立正的要领,并做了示范。最后,于教官说:“现在开始训练!”停顿了一下,他用严厉的目光扫了一遍队列,大声喊道:“立正!”同学们一个个按照动作要领挺胸抬头、双臂自然下垂、两腿并拢紧绷,一动不动,精神抖擞地站立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火辣辣的太阳照在每个人的身上,汗水开始从脸颊上往下淌。我们面前的于教官仍然笔直地站立着,丝毫不动,而我们呢,有的开始擦汗,有的腿开始打弯……于教官看到后,再次严厉地喊道:“立正!”同学们赶快振作起来,重新立正站好,像教官那样一动不动,目视前方……

30分钟终于过去了,于教官宣布:“现在休息。”同学们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个个倒坐在地上。“唉,没想到站也有这么高的标准。”“真累呀!我的腿都酸了。”……我坐在一旁想:军校第一课的内容说起来简单,做好了可真难呀!必须要有认真的态度和坚强的毅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一定不会忘记这有意义的“军校第一课”!

【评析】

这篇习作的小作者抓住了“少年军校”活动中的一个场面——练习“立正”。通过写“我们”和教官的不同表现,以及练习前后的不同态度,生动地写出“军校第一课”受到的教育。全文叙述清楚,有真情实感。结尾通过“我”的想法,写出了军校活动的意义,并用“军校第一课”结尾,起到了点题作用。

 

登山

 

翠绿的南五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

随着一声令下,登山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急不可待地向山上攀登。

开始,大家劲头十足,沿着还带着露水的山间小道,一路小跑。路边的小草在向我们招手,山间淙淙的小溪在为我们助兴,漫山遍野的树木在微风中沙沙作响,在为我们加油……

不一会儿,同学们的速度慢了下来,不停地喘着粗气,嗓子干得像着了火一样,越往上走越困难,每走一步都得费好大的劲儿。我的膝关节像酥了一样,轻轻一碰,就能跪下。我感到两条腿好像有人拖着一样,逼我后退……

“不,不能泄气!”我鼓起勇气,向前迈出一个坚定的脚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攀登。我渐渐地感到疲劳消失了。心想:困难真是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当你迎着困难而上时,困难就会畏怯,给你让道。

全班同学终于都胜利登上了顶峰。我站在山顶,居高临下,一览群山。脚下是茫茫的云海,四周是雄伟的山峦,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这时我忽然悟出:学习也像登山一样,如果知难而退,就什么也学不到;只有知难而进,才能登上知识的高峰。

从南五台回来,我画了一幅画:一个人在崎岖的山间小径上向上攀登,并在画的一旁写下了四个字——“向上,向上!”我把这幅画挂在墙上,记在心中。

【评析】

这是一篇简短的记叙文,写了一次登山活动,小作者没有像一般同学那样具体地叙述登山活动的细枝末节,而是紧紧抓住它给予自己的启发、收获,去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使人感到亲切自然,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登山开始,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出初登时的喜悦和劲头,突出的是一个“感”字。不一会儿,越往上走越困难,作者没有过多地去写困难,而是重点写了“我”的感受。当疲劳消失时,作者又把笔墨放在内心感受的描写上。登上顶峰,作者的感受得到进一步升华。最后,以作画记下登山给自己的启发为结尾,耐人回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