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锤炼语言】用词要准确、生动

(2010-01-09 09:07:39)
标签:

用词

要准确、生动

杂谈

分类: 步入读写勤研究

用词要准确、生动

 

锤炼语言是作文最基础的功夫,是写好文章十分重要的一环。而优美生动的语言又都是由一连串儿准确生动的词语组织起来的。即用词准确、生动了,语言才准确、生动。可见,锤炼语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敲词语,使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

 

用词准确、生动,不仅能把作者想要写的人、事、景、物逼真地描述下来,而且还可以把细微的感情生动地表达出来。词不达意则言不达意,言不达意则不能准确地表达中心思想。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曾说:“从事写作,第一个条件当然是要善于用字(词)。思想、情绪、形象,都要靠确当(准确而恰当)的字(词)来表达和描写,用错了字(词),便会‘辞不达意’,乃至与本意相反。”写作是这样,习作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写文章,怎样才算用词准确、生动呢?对此,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描写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看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这段话是说:要描写一个事物、一个动作或一个事物的性质,就只能用这个词而不能用别的词;如果还能够用别的词来替代的话,那就说明所用的这个词还不够准确、贴切。

 

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得更明确:“语言艺术家的技巧,就是在于寻找唯一需要的词的唯一需要的位置。”要找到“唯一需要的”,不可替代的词,并将这个词放到“唯一需要的位置”。这样,所选用的词就算是准确、生动的了。一旦找到了这样的词,事物的特点自然也就被凸现出来了。

 

讲到这儿,同学们一定会从中悟出:动笔作文(或写后修改)时,要做到用词准确、生动,就要把功夫花在对意思相近的词语的“比较、推敲→寻找、选择”上。这个过程,就是锤炼词语的过程。既然是“锤炼”,就不是一次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地推敲、选择的过程。要学会连续想到几个意思相近的词语,然后通过反复地推敲、比较,最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符合事实(不失实、不失误),最能恰当地反映客观事物特点,最能贴切地表达自己心里感受,最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词语。这样,就把语言写得既准确、又生动了。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想想文中哪些词语运用得不够准确、妥当,如何改正:

 

    我从同学那里要来几条小蚕,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高兴地急忙向家里走去。我一到家,就急不可待地摸出一个纸盒,把心爱的蚕宝宝放了进去,然后来到路边的小桑树旁,扯了一把桑叶给它们吃。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写“我”对蚕儿的喜欢。因此,“拿”应换成“捧”,这样更能突出“我”对小蚕的喜爱,也和“小心翼翼”相照应;“高兴地急忙”应改成“兴冲冲”,这样文字简练了,而且既强调了迅速,也包含了高兴的意思;“摸出”应改成“找出”,这样可以更好地说明“我”对蚕儿的喜欢——就是一个纸盒,也要仔细去准备;“扯”应改成“采”,这样就把“我”喜爱小蚕、认真挑选桑叶的意思表达出来了。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哪些词语运用得准确、生动:

 

    每当天空渐渐地撩去那黑色的面纱时,东方便飘起了一朵朵红色的云霞。随着红霞的出现,太阳慢慢地、慢慢地透过云霞,露出了早已涨得通红的脸庞,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张望着大地。

 

这段景色描写很美,饱含着作者浓浓的喜悦之情。描写中,作者特别注意锤炼词语,如“撩”、“飘”等字词用得就十分准确、生动,既贴切地表现了天空渐亮的情景,含蓄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欢悦,又很新颖,给读者留下更多的联想。

 

最后,提醒同学们,要做到语言准确、生动,就必须要注意如下两点:

 

(1)思想上一定要重视。锤炼词语这种基本功不是一两天就能练好的。但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思想上重视,有练好的决心,再掌握一些锤炼语言的方法和技巧,就一定会形成这种能力。

 

(2)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知识。一个人生活知识丰富,语言才会丰富。见闻狭隘的人,哪有可能掌握大量词汇呢?脑子里对某种事物毫无所知,又怎能对它进行准确、生动地描绘呢?

 

中国当代作家秦牧曾举例说:作品中常见有人写“我听到几只不知道名字的鸟儿在歌唱”或者“院子里尽是没有名字的杂草”这些句子,让人感到很不舒服。要是你能够知道那鸟儿是百灵、画眉,还是黄莺、绣眼儿,不是比你这样写法要具体得多吗?那些草儿总不会没有名字吧!它们也许是蟋蟀草、狗尾草、鬼针草、蒲公英,要是你能举出几样,不是可以给人以较多的形象感受吗?

 

是啊,有了丰富的知识,才能有丰富的词汇、语言。对动物、植物描绘是这样,对任何事物的描绘,道理也是完全一样的。

 

 

 

【思考练习】

 

(1)用词为什么要准确、生动?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要做到用词准确、生动,需要注意什么?

 

(2)翻开前两次自己写的习作,认真读读,看看哪些词语运用得不够准确、生动,然后反复锤炼,动笔改一改。

 

用词要多样化

 

锤炼语言时,除了考虑用词准确、生动之外,还要考虑用词尽量避免重复,做到多样化。用词重复,语言就显得平淡、单调乏味,读起来就觉得缺少韵律和起伏,听起来就觉得枯燥、啰嗦;用词避免了重复,做到了多样化,语言才会显得活泼而新鲜。

 

如:有个同学在《开学的第一天》里,有这样一句话:“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学校就开了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由于句子中连续重复运用了三个“开”字,使得句子如同绕口令,既拗口又平淡呆板。如果将句中前两个“开”字调换一下,把原句改成“新学期的第一天,我们学校就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开学典礼。”这样,语言就活泼多了。

 

又如,一个同学在《祭扫烈士墓》中写道:“清明时节,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看到了高大的纪念碑,又去看了烈士的坟墓,还看了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这段话,由于用词重复——连用了三个“看”字,使语言显得很枯燥、啰嗦。如果将段中的三个“看”字依次改为“瞻仰”、“祭扫”、“参观”这三个词,不但避免了用词重复的现象,也照顾到了庄重的语言环境,使语意更准确,同时很好地表达出了对烈士怀念和崇敬的感情。

 

从以上两例中,我们不难悟出避免用词重复的方法:

 

(1)平时重视广积词汇,特别是近义词。对于积累的近义词,还要注意区别它们在感情色彩(谁褒谁贬)、适用范围(谁大谁小)、语意轻重(谁轻谁重)、搭配习惯、使用场合等方面的差异。脑中积累词汇丰富,又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各类近义词的差异,这就为避免重复、做到用词多样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行文时,时刻想着根据需要做到用词多样化。要考虑语言环境,要从当时当事的实际需要和表达的目的出发,选词、用词。当然,要防止不求甚解地盲目追求词语多样化的现象,也要克服死搬硬套、胡乱使用的不良做法。

 

(3)写完文章后,要反复诵读、吟咏。一旦发现用词重复现象,就要一而再、再而三进行修改,不怕麻烦。

 

(4)用词提倡多样化,但不能自己“造”词。自己“造”词虽然不犯法,却使读者模糊,这不好。

 

 

 

【思考练习】

 

(1)作文时,为什么要避免用词重复?怎样才能做到用词多样化?

 

(2)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哪些地方用词重复了,改一改。

 

①我在暑假里看了一部好电影,其中的一位好人,他做了很多好事。

 

②我们小队在夏令营活动中,走过小桥,走过桑园,走过田野,走过小溪,来到了小山下的树林里,采集各种标本。

 

(3)翻开一两篇自己以前的习作,认真审读,看看哪些地方用词重复了,然后改一改。

 

要精心推敲、选择句式

 

句式,就是句子的表达样式。从长短上说,句式可以分为长句、短句;从主动性上说,句式可以分为主动句、被动句;从肯定否定上说,句式可以分为肯定句、否定句;从句子主要成分排列顺序上说,句式可以分为正装句、倒装句;从完整性上说,句式可以分为完全句、省略句;从句子的作用和语气上说,句式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从修辞上说,句式又可以分为比喻句、比拟句、排比句、设问句、反问句……

 

用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不同的句式,又一定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这些,大家是不难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行文过程中,头脑里就要有“一样话、百样说”的意识;要通过精心推敲、选择句式,锤炼句子,把语言写得更加准确具体、生动形象,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讲求句式变化,打破作文时用陈述句“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语言更活泼引人,增添文采,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为中心服务,为更细腻地表现事物特点、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服务。

 

怎样推敲、选择句式,使句子更生动引人呢?

 

(1)把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以不同的句式去反复试用、表现,通过比较,选出其中一种既准确又生动形象的句子形式。例如:

 

①要表达“教室里很静”这个意思,可以试用:

 

教室里鸦雀无声。(短句)

 

教室里静悄悄的,前后左右,彼此的呼吸声都听得清楚。(长句)

 

②要表达“推选王红为优秀班干部”这个意思,可以试用:

 

大家以热烈的掌声,一致推选王红为优秀班干部。(主动句)

 

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王红被大家一致推选为优秀班干部。(被动句)

 

③要表达“今天天气好”这个意思,可以试用:

 

今天的天气可真好,晴空万里。(肯定句)

 

今天的天气可不坏,一丝风也没有。(否定句)

 

④要表达“我们爱老师”这个意思,可以试用:

 

我们打心里热爱老师。(陈述句)

 

我们是多么热爱可亲可敬的老师啊!(感叹句)

 

⑤要表达“校园美丽”这个意思,可以试用:

 

可爱的校园,是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留恋啊!(正装句)

 

多么美丽、多么令人留恋啊,可爱的校园!(倒装句)

 

(2)要学会进行综合性的描写。写人时,不能单写人物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综合起来进行刻画;写景状物,不能单写形状或颜色,要把景物的形状、颜色、态势等综合起来进行描绘。例如:

 

①我说:“咱们可要说话算数!”

 

我拍着胸脯说:“咱们可要说话算数!”

 

②河水哗啦哗啦地向前流着。

 

清亮的河水在绿色的山洞中哗啦哗啦地向前流着。

 

显然,第一组中的第2句更生动形象,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第二组中的第2句更活泼、富有文采,让人如临其境,如醉如痴。

 

(3)要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如:“在枫树和枫树的中间,还有几棵高大的树,在赤裸的高枝间,挂着那么多的橙色果实,那么多小红灯般的果实,这是山上的野柿成熟了。”“小红灯般的果实”——作者用“小红灯”来比喻果实,仅七个字,既写出了果实的颜色(红),又写出了果实的形状(圆)和大小(个儿大),语言该是多么生动啊!

 

(4)要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句子之中,和笔下所描述的人、事、景、物一起动情。如:有个小同学看见小树的皮被羊啃了一块,面对此景,他在文中描写道:“小羊把小树的皮啃了一块,后来那地方总是湿漉漉的,那是小树在流泪。”这个句子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内容顿时增添了感人的色彩。

 

 

 

【思考练习】

 

(1)作文时,为什么要精心推敲、选择句式?怎样推敲、选择句式,使句子更生动引人呢?

 

(2)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认真推敲一下每个句子,想想怎么说句子才生动引人,然后动笔改一改。

 

   那天放学后,刘老师让我去她的办公室。我知道俞美华告了我的状,心里非常紧张,低着头,慢慢地走进了办公室。刘老师让我坐下后,问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语重心长地说:“你做错了事,好朋友应该批评你。如果她帮你隐瞒错误,对你没有好处。”我看着刘老师那充满慈爱的脸庞,想着自己所做的事,后悔极了。“我要去和俞美华和好。”我羞愧地说。“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刘老师高兴地笑了。

 

(提示: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我”在老师帮助下,承认、追悔自己的错误。因此:“心里非常紧张”可以改成比喻句“心里好像十五只水桶打水……”;“如果她帮你隐瞒错误,对你没有好处”可以改成反问句“……难道对你会有好处吗”;“后梅极了”可以改成排比句“悔不该……悔不该……悔不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