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倡儿童读经的原由

(2007-01-08 22:25:45)
提倡儿童读经的原由
 
经典诵读问答:        

               提倡儿童读经的缘由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
            痴慢,人心堕落原因。

            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著手;
            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

    俗云: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必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与定力,更应晓以敦伦尽分之道;若幼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视伦常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致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的父母师长能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於此。儿童应读经外,青少年及成人亦宜读诵。读诵之法,必须读得清楚、看得清楚、听得清楚,不可急躁贪快,则妄念渐少,以至於无。纵然会背,仍应看文而读,以孔子之智慧,虽已熟读《易经》,仍然看文而读,故知看文有大益处;背诵多滑口诵过,看文而读,则一字一句,悉知旨趣。(孔子读《易经》至韦编三绝编书的熟皮绳,磨断过三次,由此可知其所读遍数之多。)
    弘扬中华文化,提倡伦理道德。推展国学启蒙教育,协助蒙童培养道德,开启智慧,求取人生真正之幸福,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从脑科学的观点论"经典诵读"
 

           ——儿童诵读经典与潜能开发

             林助雄(留德医学博士)
 

    孩子诵读经典后……记忆力改善、行为转好、学校功课进步……社会风气之改善、道德品质提升,将随着这些未来社会中坚的成长而自然地达成。
    现从脑科学方面,就儿童诵读经典如何透过潜能开发,成就上述种种温馨的成果,做如下说明:
    1.反复得念诵经文,使脑波从β波转到α,使身心深层次入静
    背书,若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躲开老师、家长的责骂,这只是在压榨学生的左脑,同时忽略了右脑的开发。
    孩子诵读经典,先不求理解,而只是诵读,表面上看来,只是左脑的训练而已,然而,就因为在背经的过程当中,完全松懈、有趣,使脑波从β波转到α波,也就是说,读经背经的小孩一而再,再而三地有机会舒解身心压力,并能在α波的脑与潜意识互动的过程中加强了创造力、灵感、注意力、判断力及记忆力的训练。
    2. 反复得念经,使左右脑协调平衡,开发大脑潜能
    孩子读经背经的过程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右脑,而念唱的旋律也启动了右脑,至于仔细整理辨字以便记忆,则是左脑的工作,所以,整个读经的过程,恰好运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的运动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运用时,学习能力至少可增加2至5倍。
    3.反复念诵经文,是一个 "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 "良性循环和互动过程

    诵读经典就是一再重复的念唱,即使没有刻意去理解,所读唱过之内容不只是会存入大脑记忆,它更会烙印在潜意识里,而潜意识的妙用就是无需经过意志的动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与行为。所以孩子诵读经典,选择古圣贤的智慧精华是正确的,因为假以时日,有读经典的孩子都会受到经典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性情。
多让左右脑平衡、多处在
α波下,会增进脑力开发,也就是说可以让孩子在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在简单的、轻松的环境下开发孩子的潜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仗义献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