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bloorstreetnara
bloorstreetnar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398
  • 关注人气:2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2014-09-03 16:09:26)
标签:

德国

柏林

吕贝克

什未林

旅游

分类:
吕贝克/什未林:

描述风景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我就不给自己制造难题了。吕贝克和什未林都是袖珍、安静、有水有绿意的好地方,又有古迹点缀,在那里徒步实在太合适了。一个曾经在欧洲留学多年的画家老师知道我去了什未林后,在微博留言:一个像天堂一样的地方。

在吕贝克的一个下午,两个懒人再也不想东奔西跑了。吃了午饭,发现餐厅竟然提供免费wifi上网,这在德国是怎样的奢侈。我们的网瘾很不幸地爆发了,赖在遮阳伞下再也挪不开步子。不知过了多久,天色日渐阴沉,山雨欲来。头顶上一阵闷雷响起,我不禁吓得战战兢兢;刚才还在露天吃喝的人们大都早已开溜,只有一桌几个老人还是自顾着聊天,神态自若,任凭雷声与闪电在头顶撕破云层。我自认是个胆子很小的人,胆子很小的人更糟糕的是还有丰富的想象力。What is fear? Fear is unintentional story telling. 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不自觉地编造故事。不是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柏林:

柏林是此次德国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我长期以来期待的目的地。从很多到过柏林的朋友口中,我听到了对这个城市一致的、高度的评价。但是,直肠子如我是无法简单应和的,因为我真的没觉得柏林有那么那么好。但这个城市倒也符合我下面第一张照片在微信上的留言:黑暗而波光粼粼。

“黑暗”是指这个城市曾经在历史上留下的巨大黑洞。希特勒的地穴、犹太人纪念馆、大屠杀纪念馆、柏林墙、查理检查站......对于第一次来柏林的人,这些二战与冷战的历史黑洞似乎是不能省略的“景点”。但是,若说“波光粼粼”,实在是来自于德国人对于历史的正视与自省。

在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有一座勃兰特纪念馆。勃兰特任职德国总理是在二战后,那个时候世界还没有原谅纳粹德国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勃兰特本人在二战中没有犯过任何错,但是他却在犹太人墓前跪下了。那深深的一跪,让世界原谅了整个德意志民族,接纳了新的德国。勃兰特跪下的巨幅照片被挂在面朝大街的玻璃橱窗里,每一个经过的路人都不可能视而不见。而一旦走进大屠杀纪念馆广场平地上那2711根高低不一的水泥柱群,蓝天在我的头顶渐渐变窄,我虽然好奇,但仍然有一种一步步走入坟墓的恐慌。另外,犹太人纪念馆也是对战争谋杀的深刻反省与了解犹太人历史最简短丰富的旅程。

作为中国人,我总是不由自主地会将德国与日本对待战争的态度做比较,而比较之下,总是让我对前者产生更多的敬意,对后者更加厌恶。在东京的靖国神社,侵略者的灵牌被像英雄一样地供放,美化恶行的书籍仍在出售,放映厅还在不间断地播放着为甲级战犯脱罪的“南京七日“......如此种种,才培育出今日安倍之流的狂浪骄横。

我们在柏林的行程可能安排了太多与二战、冷战有关的沉重历史,以至于我至今无法像朋友们那样,提起柏林就一脸单纯的兴奋。回想起那个像大工地一样处处大兴土木遍布脚手架的城市,我的印象竟然确切地停留在了“黑暗却波光粼粼”上。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七月在德国(下):吕贝克、什未林、柏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